張大千摹繪敦煌圖案 繡飾國劇大幕
將在「雅音小集」演出時張掛
【中央日報】
1979-05-14

【本報訊】敦煌藝術,在國畫大師張大千個人藝術生命中,是最重要、最輝煌的一頁。

而張大千「愛戲」也是大家知道的事,不久前當他聽郭小莊說打算和一些年輕的國劇演員合組起來,想試從國劇藝術中走出一條新路子,熱心的張大千欣然允諾為他們的組織定名為「雅音小集」,還從敦煌壁畫中挑出花樣,讓香港老師傅繡在大幕上面,在演出時張掛。

張大千精選繪畫的三個花樣,長條的忍冬草紋,是取材於初唐時期的作品,大幕中央的是北魏時代的花飾,桌圍布是盛唐時的花飾,兩者原來都是繪於天蓬上的「藻井花飾」。

張大千於民國卅年二月,為了親睹千佛洞中的壁畫與雕刻,由馬步青將軍派了一連騎兵護送跋涉了八千里路到達敦煌,原來只打算停留四個月,但實地一探看,才知道若想摹寫這些傳世絕作,非花上三年五載的苦功不可。

結果,他一手持蠟燭,一手拿畫筆,有時站在梯上,有時蹲著,有時甚至躺著,尤其壁畫班爛的色彩和線條已經十分模糊,必須秉燈靜觀許久,才能下筆摹寫。

大千先生在敦煌停留二年又七個月,總計摹下了二百七十六件作品,如今回想起來記憶猶新,日昨雖然他在靜養之中,談到敦煌藝術時,仍然興致極好,他說:「忍冬草紋大多數是佛教故事四週的框飾,又稱之為裝堂畫,敦煌壁畫常說什麼淨土經變、法華經變等等,所謂『變』是表示每次創作都有所不同,有所創新。」

他認為敦煌壁畫以北魏到唐朝,是其顛峰精華時期,他個人特別喜愛這階段的藝術作品,宋朝受理教影響,創作太過於刻板,而五代由於兵荒馬亂,作品又過於馬虎粗陋。

在敦煌各洞窟頂有仿照家屋方式鑿成的天蓬,頂端都有花飾,中間是方形的為「藻井」,外緣畫有帷帳形花飾,藻井以外則有用圖案為裝飾,並有以故事為裝飾的。

張大千選繪的藻井,有飛仙為點綴、蓮花層層排列,非常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