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郭小莊演出 有感國劇振興
【民生報/龍套客】
1979-05-20

「雅音小集」在既嚴肅又感人的全場爆滿盛況下,啟開了年輕人看國劇的序幕,這是平劇界的一大喜訊,一向喜愛跳迪斯可、看電影(有的年輕人連國片亦不看,只看西片)的年輕人居然步入了國父紀念館,靜靜的觀賞了代表中華民國戲劇藝術的國劇演出,「雅音小集」替國劇界開拓了一個新境地。

不論演出內容,郭小莊與一群藝術工作者的分工合作下,突破了國劇只有中老年人觀賞的死角,使平劇觀眾越來越少的荒蕪園地上,突然長出一支綠苗,開出一朵小花,憑這就值得我們鼓掌了。

這次「雅音小集」的演出不能說百分之百的盡善盡美,沒有一絲一毫缺點,需要改進的地方還很多,但能有這成績有這效果,郭小莊的敬業精神與勇氣是值得我們來鼓勵的。

同時那些墨守循規的「保守派」,以及高唱復興中華文化運動,振興國劇的先生女士們亦應該平心靜氣的來檢討一下,為什麼國軍文藝中心每次演出,觀眾老是這幾張熟面孔?平均年齡將超過五十歲,蒙主寵召一位就少一位,台上唱的即使與梅蘭芳、程硯秋一模一樣,台下沒有觀眾,這國劇如何振興法?

教育部為了培植觀眾,使年輕一代對國劇有興趣,經常在國父紀念館由復興劇演出,免費招待國中國小學童觀賞。教育部可說煞費苦心,但效果呢?觀賞平劇已變成老師學生的遊樂節目,孫悟空出場翻跟斗,就大聲叫好,西皮二黃一響,大家睡覺甚至溜班,完全違背了教育部的原意。

據說(只能用據說,因為沒有親耳聽到、親眼看到,希望僅是傳聞失實)郭小莊在策劃階段,受到了不少阻力與奚落,說郭小莊是平劇的叛徒,亂改傳統國劇,走以前上海大舞台,機關佈景海派路線,(我不知有什麼不好!)說音樂總指揮侯佑宗老先生打了五十年鼓,改得鼓點子沒法下。

即使成功地演出後,還有「專家」們在冷嘲熱諷的批評,想當年那一場梅蘭芳如何演的,想當年尚小雲如何如何,這些位想當年先生漠視了實質的三千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散場門口,我親耳聽到有年輕人在談論:『想不到平劇那麼美、那麼感人!』注意!他們談論的不是郭小莊美、郭小莊感人,而是中華民國的傳統藝術──國劇。

由於「雅音小集」的演出,連想到國劇的危機,不知經常在「振興國劇」的先生們有沒有注意到?除了觀眾的培養外,第一音樂組的文武場面後繼有人嗎?目前僅存的幾位均已坐六望七,平劇的出路實在太少,你我肯不肯讓兒子學打大鑼敲小鑼?

再平劇小班一科一科出來,為什麼除了青衣花旦,獨缺老生花臉?長此以往,將來這戲如何唱法?除了所謂天賦條件外,有沒有其他內在因素?抹殺了將長成的幼苗。這些都是負責振興國劇的先生們應該實實在在研討的。

「冬皇」孟小冬的藝術已昇華到人稱「一代伶皇」了,但她的絕頂藝術卻沒有一個傳人,余派絕藝真的成了絕響。站在振興國劇的立場,對「冬皇」應該如何下評語呢?

另一位杜夫人姚谷香女士不僅經常教導後進新人,還以七十高齡粉墨登場,讓後進者有觀摩的機會,聽說杜夫人還計劃把已將失傳的「三斬一碰」請電視台錄影下來流傳給大眾與新一代,這才是一位真正忠於國劇藝術的藝壇長者,才是振興國劇的主柱。

我們國劇界的先進們應該放棄成見來讓我們的傳統國劇如何普及到下一代去,否則真將愧對國劇的祖師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