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新時代的文化
「文化的抉擇」系列專欄之三
【聯合報/許倬雲】
1979-06-09

返國二十日,看見不少可喜的現象。在最後數日,有幸又參觀了故宮博物院和觀賞了郭小莊女士的「白蛇傳」。這兩件事都使我尤多觸發。故宮在一般的陳列之外,又增加多種使用幻燈的陳列方式,主動的教育了參觀者。不久還將展出范寬「谿山行旅」的細部欣賞,把一幅圖畫細細分解,一部份一部份的用幻燈顯示細部。這種陳列方式脫離了傳統博物院的讓參觀者自己找意義,而讓圖畫本身來透入參觀者的耳目。在磁器的陳列中,花紋款式的放大圖,及中國磁器貿易的傳佈圖,也給予觀眾強烈的引力,一方面供給專門的知識,一方面使參觀者更進一步的接近藝術品。這些新穎的陳列方式,代表敢於採用新方法和新觀念的勇氣。

新與舊揉和的例子
郭小莊女士的「白蛇傳」,在傳統平劇藝術中加入不少新的表演方式,行腔運氣大有創新,燈光佈景也採擷了新技術。身段在國劇「無動不舞」的原則下,發展不少美妙的舞姿。三小時的表演,是一連串的旋律。這又是一個推陳出新的好例子。

我沒有得到欣賞雲門舞集的「廖添丁」的好機會,但去年曾看過雲門舞集的演出。林懷民的嘗試值得我們大聲喝采,因為他的舞蹈不受任何傳統形式的束縛,卻又揉進去不少傳統的表演方式,國劇台步身段和芭蕾舞自由舞的舞步,竟可以如此的貼合無間。雲門採擷多源,因此表現出極大的創新性。

以上的三個例子,都顯示了新與舊的揉和,其結果都是可喜的。今年四月初,我們一群朋友假美國亞洲學會年會之便,討論到文化的延續問題。幾篇文章,由不同的角度討論,幾乎不約而同的認為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全盤主義」似頗不符實際的例證。「部份」可以成長而超越其本來的幅度,也可衍化為新的部份,甚至成為新「全體」的主要成份。事實上,持守「全盤主義」論調者,根本上已忽略了人類有學習能力和從學習中求創造的能力。

探討應保存的文化
中國已經歷了一百多年文化轉變的經驗。雖然不久之前,還有人以「西化」與否作為討論的課題,事實上我們的文化已迅速改變,現在的問題倒應該探討中國文化中究竟還有那幾項成份應保存而今天已近於失落了。今天世界上主要的文化型態,都是工業化的產物,可是仍舊大致可區分為以個人為主的西歐北美型,以及大群體為主的共產國家型。這兩類的文化,今天都已面臨許多問題。以美國來說,拉許的「自戀症文化」一書,指明個人主義極端發展後的弊病,成為人人只是自己的自戀症。這本書本身也許只能當作「末世派」的作品之一,然而此書在大學生中能風行一時,卻反映了一般知識份子對於其所生所長的社會型態並不滿意。共產國家過份強調群體,從而完全抹殺了個人,其弊病在另一極端,我們也已深知,此處不須多說了。

開拓新的康莊大道
今天人類若只安於「不入於楊則入於墨」的局面,我們勢必別無更佳抉擇。放眼全球,除了這兩大型態以外,回教與中國是兩個源遠流長的文化系統,此中也還可以有舊的蹊徑可以開拓為新的康莊大道。回教文化與我們無甚關係,暫時放在一邊。我們中國文化中可以發揚的成份即很不少。

儒家重人不重神,其討論的項目幾乎都是人與人的關係。忠與恕的觀念,貫穿整個儒家思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人類最寬恕、最容忍的原則。聖經中待人如己的原則,有時不免強別人接受自己所欲,儒家的原則卻是由另一觀點來看,一絲一毫不勉強別人。五倫涵蓋了社會中所有人際關係。五倫的基本原則是雙方有相對的權利和義務。個人與個人之間連線,使個人不致成為游離的單獨份子。但是整個社會的網絡,終究建築在無數倫常的連線上。台灣工業化日甚一日,人民生活也不免受城市化的影響,社會關係日薄一日。其實五倫觀念並非日日相守不可,其基本原則仍是可以保持。中國的這個社會型態,也許還是最切合人類需要的一種方式。

工業化帶來的弊病
工業化的弊病之一在於暴殄天物。以石油為例,億萬年累積的自然資源,人類可以在短短百餘年間,浪費殆盡。以用水為例,美國的都市給水也已漸成問題。空氣與自然環境的污染,更是盡人皆知的事實。此中原因,美國工業化對於自然缺乏一份尊敬,缺乏一份關懷。制天而用,把自然當作可用的東西。中國文化從來把天(自然)與人看作不可分割的整體,由民吾同胞,接下去就是物吾與也。所以中國人有愛惜物力的習慣。中國農業技術,基本上是一個完整的循環,使資源不致浪費。台灣工業化都市化的過程中,由於抄襲美國模式,往往也有了資源浪費的毛病。我們若在觀念上仍多少持守愛惜物力的想法,至少可以稍有匡救。

中國文化中,忠勤誠敬的觀念,要求認真做事做人。凡所要求,都訴諸內心,不假借外面的法律與規則。是以對人忠,執事敬,一向是中國人處世處事的大原則。近來台灣報端常見經濟犯罪的報導,也頗見一些私行不檢點的消息。美國在最近二、三十年來,因可作取捨的文化源頭太多而致文化不知適從。於是尼克森之不以自己「水門案」做錯事自愧,只覺得「恰巧我給逮住了」為憾。願國人時刻自勵,不論選擇那一個宗教的教旨,那家哲學的理論,「認真」二字仍是不可拋棄的。

已見推陳出新的契機
台灣存在的意義,不僅在為一千七百萬人留下一個生存的空間,還在為中國豐富的文化留下可以開拓的新境界。往更遠處說,中國文化在台灣發揚的成果,也許還可成為世界別處採擷模仿的對象,以濟目前兩大型態之窮。中國文化中的勤勞美德已為台灣創造了經濟建設的奇蹟。然而中國文化又豈止於此!我們若能在此時此地逐步推陳出新創造新時代中國文化,不僅可以自存,而且以此新文化為中國文化正統,其號召力比單純的法統更有力。文化復興運動已進行了二十年,運動開展之初,我曾屢次籲請,盼望不要以復古為復興,不要以枝節為滿足。今日願再一次提出這個願望。文化是推陳出新,是日日求進步。進步不能因邯鄲學步而忘了故步,然而也不能因滿足於故步而自封足步。台灣三十年來的嘗試,現在逐漸可表現於本文所舉故宮和雅音小集的兩個例子。藝術是社會心態的表現,目前我們已見推陳出新的契機。願這個成功的契機,有發揚更光大的良好環境。願嘗試創新者敢於嘗試,願愛護傳統者與他們合作而不加以猜忌和阻撓,願社會愛惜這份動能,讓中國文化的新正統,承先啟後,在台灣得到茁壯的機會,從而以社會規範及群己關係種種新的文化正統光復大陸,並以此影響人類的未來,給人類一個更好的抉擇。(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