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劇發展的一條路」讀後感言
【民族晚報/隴西散人】
1979-06-22

最近一個多月來,報端談國劇求變、創新、改良的專文特別多,恰似掀起了一陣旋風,那倒是復興國劇的好現象,惜乎盡屬報喜不報憂的說法,很少有人以嚴正的態度予以檢討。惟一例外的為本(六)月二十日,陶希聖先生在中央日報第六版發表的「國劇發展的一條路」那篇大作,拜讀之後,我深具同感。陶先生是著名的政論家,乃非劇評家。但他在北平攻讀時代,正因樓台近水,就和今日所稱的國劇結下了不解緣。雖然他不是「行家」,但憑他數十年聽戲看戲的心得,他所指出的「國劇發展的一條路!」我敢說那確是國劇前途的康莊大道。

陶先生在那篇大作中闢頭就說:「據說,國劇界有保守派與改良派;保守派是反對改良的,改良派是主張並且實行改良的。誰是保守派?誰是改良派?」就我所知,儘管有人主張保守,然自程長庚後的歷代傳人,莫不在保守中創新。若不改良,老生何來「譚派」、「余派」、「馬派」、「麒派」。四大名旦「梅」、「程」、「尚」、「荀」之各能獨樹一幟,也都靠他們自己原有藝術造詣,在不背優良傳統的情況下,不斷的求變、創新。他們之中也有改而不良,不為廣大觀眾接受的,諸如梅蘭芳的時裝戲,程硯秋的青城十九俠等等。

陶先生說:「主張改良並實行」的改良派,可分成兩類。其一、就是陶先生所說「偽體」中第一、二兩種,即流行於上海的演台本戲,以機關、佈景、燈光吸引專看「熱鬧」的觀眾,但他們並不以「改良」二字作標榜。筆者土生土長於春申江畔,敢說所有的什麼機關、佈景、燈光,以及一切無奇不有的型態和內容,多半我都曾寓見過,說也奇怪,如今卻有人重行把它搬上舞台,以創新號召觀眾,好些人還趨之若鶩,你說好笑不好笑。其二、如歐陽予倩與田漢這兩位戲專家,他們畢生致力於國劇改良工作。我第一次欣賞「歐陽」創作的「饅頭庵」時,在六十年前的上海舞台。他們之所謂改良,內容重於形式,由於具有深度左傾思想,在大陸陷匪前,他們改編的本子,就替劇中主要人物「翻案」為中心思想。如此,他們的所謂改良,乃係別有用心,不能和一般的改良併作一談。

「溫故知新。」任何改良,都該對舊有的求得深切瞭解,那是從事改良工作的必經之路。陶先生引述杜甫的勸告『轉益多師是汝師』,是國劇界朋友與學生們應該領受的,只要大家轉益多師,痛下苦功,必能從溫故知新中推陳出新……」陶先生說這幾句話,語重心長,足可當作有志從事國劇改良工作者青年們的座右銘。食古不化,故步自封的保守者,因使此一傳統文化,因曲高和寡,繼崑曲之後與大眾脫離,被送進象牙之塔。但素不知國劇為何物,憑一己的直覺,不追溯源流,一味的亂改亂創,老觀眾裹足不前,新觀眾只是一時的興趣,經不起時間考驗,改而不良,寧非白白浪費精神、時間與金錢。

陶先生指出的第三種「偽體」抄襲共匪竄改的劇本。這,的確為當前某些從事國劇改良工作所走「歪路」之一。說實在,此一「歪風」乃非起自今日,十五年前,當大批國劇唱片、錄音帶,自匪區不自滲透到此間後,什麼「張派」、「杜派」、「張腔」、「杜腔」就大行其道,稍後經政府下令「禁播」、「禁演」始漸漸消聲匿跡。造成此一「歪風」原因之一,為遠來和尚會唸經,腔調新奇。原因之二,自己不能改良、創新,於是只有求諸於摹仿一途。聽眾觀眾既表示歡迎,播者、唱者何樂而不為。至於漢賊不兩立,內容牽涉到主題意識問題,他們倒非明知故違,而是認識不清與不夠。

國劇之欲求變革新,除極少數的保守派外,無論內行、外行,有關主管單位,各國劇團隊戲班,可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而且開會啦,討論啦,已不止一次。祇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若說沒有人才,儘管不能和大陸時相比,三個臭皮匠,湊一個諸葛亮,不能說不可能。談到演員,就以此間培植出來的旦角徐露、嚴蘭靜、郭小莊等而言:比諸大陸匪區的趙燕俠,我敢說有過之無不及,再談到經費,以筆者所知教育部、國防部,均有研究發展專款列入預算,最近幾個民間財團也已允諾出資襄助有關當局對國劇之振興發展,求變革新。關鍵在於找那些人從事此項工作?何時開始策劃?何時開始實行?我們拭目以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