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劇「老」戲又重編
名角非「新」不開腔
【自立晚報/粘嫦鈺】
1987-06-20

推新戲、唱新戲,已成為劇團及演員的「流行趨勢」,沒有新戲碼的劇團公演,必然顏面無光,成名演員也常有非新戲不唱的表現;但在新戲難求的情況下,新戲卻往往成為老戲新唱或禁戲再唱的代名詞罷了。

近一年來,「新戲」在各方推廣下,儼然成為國劇界的仙丹妙藥,各劇團莫不以推出新戲為榮。公演前四處尋求戲碼,或力邀人創編,或動用關係,以期禁戲開唱,而事實證明,新戲的魅力無限,只要有齣新戲作號召,便是口碑及票房成功的保證。

基本上,這些劇團口中的「新戲」,多半是舊戲重編、冷門戲或禁戲再唱,嚴格劃分的話,劇界近年來真正稱得上新戲,大概只有當代傳奇劇場的「慾望城國」了,只有這齣戲是國劇、豫劇、崑曲中從未出現過的曲目。

分析這諸多新鮮度不夠的「新戲」紛紛出籠的原因,除了是風潮所趨及觀眾需求外,劇團在趕時髦的心理下,動輒以新戲為噱頭的取向,值得探究。

像是即將於廿一日開始的大鵬公演,由於準備倉促,不得不再推出「新玉簪記」,這齣才剛演過的新編老戲,由王鳳雲挑演,雖然觀眾記憶猶新,但迅即再唱,不免落人口實,而大鵬的用心良苦及對新戲之青睞由此可見。

原本擬由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及徐中菲合作演出的「新紅梅閣」是一齣徐露於廿三年前演過的老戲,經重編後也將以新戲姿態出現,徐中菲日前已不打算接演此戲,不過,大鵬計劃於八一四空軍節推出此戲,想必又是「新戲至上」的觀念使然。

雅音小集多年來以提倡新戲為宗旨,一齣齣場景創新、唱腔新穎的新編戲碼,一次又一次的獲得好評,但其戲「新」的程度仍然受到質疑,至少本質上雅音的戲均屬老故事,只是重新編寫,融入新精神,具創新的舞台觀念罷了。而郭小莊本人也深以新戲難求為慮,遂以傳統中的創新為由,希望在漸進的腳步中,發展出國劇真正的新境界。

一般認為,新戲之所以吸引人在於其精神、形態之創新,而老戲在一片創新聲中,卻有其不可抹滅的價值存在;如何使老戲長青,新戲茁壯,是目前劇界在競爭推出新戲的同時,不可不正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