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百年前徽班征服北京城
聯合報/張必瑜
1990-08-13

【聯合報張必瑜特稿】乾隆五十五年(西元一七九○年),安徽商人籌組的三慶班劇團首次進入北京,賀乾隆皇帝八十大壽,在當時北京城內各地方曲藝百家爭鳴的盛況中,獨樹一幟。短短半世紀時間內,徽班發展成形,並經由一代代的傑出藝人琢磨改革,形成今日的京劇。

回顧兩百年的京戲發展,從形成、成熟、到大放異彩,都是歷代藝師根據時代變遷、社會需要,以及個人在藝術專業上的鑽研心得,才點點滴滴成就了中國最完整的劇曲表演體系。

三慶班進京後能迅速抓住群眾,並且吸引更多的徽班劇團進京獻藝,的確有其藝術上的豐富性。但這個如今被冠上「國」字尊號的劇種,當年可是如同鄉巴佬進城般不體面。

徽班初進京時,雖以二簧調為主,也兼唱崑曲、四平、吹腔、撥子、羅羅、梆子等腔調,吸收各地方劇目,內容繁多;但在演唱、劇本與表演體系上都簡單原始,原本的唱腔粗糙,直來直往地扯著嗓門唱,沒有好嗓子根本無法勝任。

由於徽班吸收了各地方戲的音樂、劇目與人才,以至於舞台上各地方言混雜,常依主角籍貫而發展出不同口音的表演流派,甚至一個舞台上,你說你的湖廣話(後來成為「韻白」的基礎),我說我的江浙話(稱「蘇白」),他講他的北京話(稱「京白」),亂成一團。

徽班能打入北京城,當時還真有點「乘虛而入」的味道。當時北京市民喜愛的秦腔,因四川著名秦腔旦角魏長生入京,以「滾樓」的調情、挑逗戲轟動京師。最後被清廷以「傷害風化」為理由禁演,戕害了秦腔發展,而徽班適時入京,結合了秦腔的激昂與士大夫提倡的崑曲,在京師終能獨霸一方。

兩百年來,首位徽班演員總管京師梨園的程長庚,是由皮簧過渡到京戲形成最重要的奠基人;著重唱腔技巧與花腔變化的余三勝,將舞台語言統一,使其便於流行;汲取各種角色與劇種特色的譚鑫培,獨創婉約流暢的演唱技巧及板式,創造出「文武崑亂不擋」的形象,開發生角演員的表演格局,當時他大幅修改的唱腔還曾被老顧曲斥為「靡靡之音」;有「通天教主」之譽的王瑤卿,則開創了觀念先進、注重人物心理的表演方法。

近半世紀來,京劇輝煌的歷史早已過去,傳統戲曲逐漸式微,除了現代媒體與娛樂的多元便捷之外,京劇藝術家不再進步,不再趕得上時代,都是關鍵。適逢兩百週年紀念的傳統藝術形式,能有什麼樣的遠景呢?如果京劇從事者不能效法前人、及時追上時代的腳步與外面的遽變,在很快的時間內便只有步上崑曲之「文化標本」的後塵,逐漸沒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