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莊 王安祈的國劇情緣
個性及戲劇理念截然不同 卻是最佳拍檔
【民生報/王惠萍】
1991-07-10

【記者王惠萍/專訪】郭小莊堅毅獨立,王安祈溫柔婉約,這兩個個性甚至戲劇理念都截然不同的女性如何成就一段長達二十幾年的戲劇情感?這是令人十分感興趣的話題。一個夏日的午後,郭小莊和王安祈傾談隱藏在這段情誼背後的動人點滴,聽來頗為沁人心脾,盛夏的暑氣霎時間也為之驅消不少。

看戲留下印象
王安祈:我和小莊真正開始合作其實祇有六年,然而,我對小莊的認識卻很早──那年我十二歲去介壽堂看「棋盤山」,觀眾對於舞台上那個嶄露頭角的新面孔都很風靡,那時候沒有字幕機介紹演員,祇貼了張紅紙,不巧這張紅紙又掉落在地,於是許多戲迷都在問:「這個是誰呢?」還從地上撿起紅紙來看,因此我的印象十分深刻;後來再去看她的「扈三娘」也很轟動,有些觀眾跑到台前照相還引起觀眾騷動呢!

郭小莊:那年我十六歲,已經在大鵬挑樑演出了。其實,雖然安祈是從楊向時老師病逝才臨時接手編寫「孔雀東南飛」,兩人至今合作六個戲,但是在此之前,我就常和安祈聊些戲劇觀念,並希望和志趣相投的年輕人合作,總算如願以償。

午夜熱線溝通
王:有時想想在這麼複雜的圈子,加上兩人個性和戲劇理念都截然不同,能合作這麼久也不容易,靠的全是對國劇的高度熱愛與相互尊重。

小莊的個性急,說起話來快得讓我來不及反應就連珠砲似的又繼續說下去;而我比較習慣聽一句停三秒再繼續,剛開始合作的確很辛苦,不過久而久之,我媽都說我說起話來都和小莊一般快了。

郭:的確,我的性子急,三更半夜想起什麼事,就一通電話打到安祈家,虧得她的好耐心,她結婚後,我一度擔心失去這項夜半打電話的權利,好在她先生也熱愛國劇並充分支持,我們才能繼續午夜熱線不斷,讓每一齣戲從醞釀至完成都能有最充分的溝通。

王:小莊的個性堅毅,是個十足的現代女性,我則保守傳統,兩人截然不同,多年來合作這麼多齣戲,小莊都會在這些作品中反映這種現代女性的觀點,如新戲「瀟湘秋夜雨」結尾的修改便是反映現代女性的理性抉擇。

對情同樣執著
郭:我和安祈確有許多不同的地方,但是我們對「情」的執著都是一樣的,包括對國劇的感情,以及對家庭的親情與愛情,而這些情感對於詮釋戲劇很有助益,也是我們這段戲劇情感得以綿延不斷的關鍵。

小檔案
郭小莊
●郭小莊:四十歲,雅音小集負責人,出身軍中大鵬劇校,為致力推動國劇現代化而成立雅音小集,至今十二年,對開拓國劇人口年輕化很具成效;曾獲十大傑出女青年、國家文藝獎等。

王安祈
●王安祈:三十六歲,清大中文系教授,為國劇著名編劇,有「陸文龍」、「再生緣」、「問天」等九個半作品(「孔雀東南飛」為中途接手),曾獲十大傑出女青年、金鼎獎及國軍文藝金像獎等;為雅音小集編寫「孔雀東南飛」、「再生緣」、「孔雀膽」、「紅綾恨」、「問天」及「瀟湘秋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