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戲聽曲各取所愛
從雅音十五年談京劇審美觀的嬗變
【中國時報/王安祈】
1994-09-10

十五年前「雅音小集」的崛起,代表戲曲審美趣味的改變。在此之前,京劇在台灣始終維持傳統形態,骨子老戲具備經典意義,流派宗師是追摹榜樣,劇評多半針對演員表演,「戲」的本身並未受到重視。

到了本工花旦的郭小莊成立雅音,並接二連三編演青衣正戲時,不拘格套的作風引起戲迷的錯愕是可以想見的。但在另一方面,卻又有另一批觀眾對這些新戲的風格感到好奇。很湊巧的,雅音崛起之初,也正是代表正宗典範的徐露女士逐漸隱退之際。徐女士陸續推出了臨別示範《洛神》和《牡丹亭》等,藝術品味和雅音當時新推出的《竇娥冤》剛好形成有趣的對比。洛神等戲落盡繁華以靜取勝,緩歌曼舞中情思幽杳、意境深沈,然而初次與戲曲結緣的朋友卻比較難從情節中得到滿足。「竇」則強調張力、舖排氣勢,戲曲的敘事功能得到強力的凸顯,抒情也肆意奔放淋漓激亢,不僅表演逐漸融合話劇遠離程式,就連劇本之寫「情」也都由傳統寫意筆法轉趨具體落實之傾向。這種風格,和洛神的淡筆輕抹、含蓄內斂已是大異其趣了。

當然,審美趣味的改變絕不意味著後者取代了前者,但雅音的崛起,的確標識著京劇新時代的來臨。銳意革新的意圖也正和七十年代社會的變革步調相合,因此十餘年來觀眾評賞雅音時,並不以行腔吐字這類傳統規範為標準,京劇「戲」的成分逐漸有取代「曲」的趨勢。各界不僅要求情節合理簡練,更對思想內涵的深度有愈來愈高的期許,得雅音啟發而創立之「當代傳奇劇場」即在這方面刻意著力,甚至明華園歌仔戲團「重視情節布局與人性刻畫而忽略唱曲身段」的作風,也和這一波新興的審美思潮有密切關係。

這種現象直到這兩三年才有變化。大陸劇團來台演出後,各方名角的表演水準引發了觀眾對傳統流派藝術的追思,審美的標準又漸由「戲」回到了「曲」。而有趣的是,經過樣板戲洗禮之大陸名伶的演唱風格,也已和傳統在「情感寫意化」前提之下所展現的柔靜深沈大不相同了。這一波審美趣味的回轉,個人認為主要的意義在文化現象呈現,若就戲曲發展史的角度來看,倒沒有什麼積極的作用。個人比較關心的是受到樣板戲編劇技法影響而能擺脫政治教條並重新糅合流派特色的一批新編劇目(《曹操與楊修》堪為代表),這些戲提供了京劇蛻變轉型的動力,也只有這些戲能在「古典形式如何反映現代社會」的疑問中進行嚴肅的嘗試探索。

而在台灣方面,雅音的追求和這些戲是一致的,十五年來,社會變動急遽,價值觀不斷被顛覆,戲曲評賞的品味也周折往復,而雅音的理念始終一貫,《再生緣》是近乎十年前的舊作,今天仍「敢」推出,或許就是想接受不同時代與不同審美觀的考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