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行程簡記
三五、得閒便吊嗓
【臺灣日報/郭小莊】
1974-12-11

十一月廿二日上午十時由蒙西市乘車出發,下午五時到達田納西州的諾可凡而市。

七小時的車行,團友們有些打瞌睡,有些看書消遣,我一直在默誦劇詞。低聲的哼,找味兒。這幾天趁閒空便請高歧三老師替我吊嗓,吊的是「紅樓二尤」和「花木蘭」。「二尤」前半段主角尤三姐以花旦應工,但唱段卻不少,其中有南梆子、二六、流水,唱腔流利爽朗,充分表現女主角的灑脫、豪爽而節烈的性格,與青衣的唱法大不相同,後半段主角尤二姐,性格溫柔軟弱,與尤三姐正成強烈的對比,唱的是二簧正板、三眼,和不少的二簧搖板,是青衣應工戲,唱法與前半段絕不相同。尤其是臨終的搖板,必須唱得哀怨淒涼,雖沒有甚麼特別的腔,但必須一字一淚的表達出來,極不易掌握那股韻味及情緒。我從小是學習花旦的,對於青衣唱工戲,自知訓練不夠,不敢妄動。不過這夠戲是荀派名劇,已成為典型,習慣是一人飾二角,我是從馬述賢老師那兒學習的,第一次演出,馬老師即指定我一人到底,但我總覺得沒能演好,尤其後半段。高老師這次為我吊這齣戲,也是認為這齣戲花旦、青衣並重,宜於自行鍛鍊用嗓、行腔、運氣的緣故。

「花木蘭」是我最喜愛的劇目之一,是一齣閨門旦而兼刀馬工底的戲,唱段也不少,以夜織的四平調和巡營娃娃調最不易唱好,自然必須勤加練習,上臺才能應付裕如。最近兩年,我才知道嗓音可以用功吊出,但是「味兒」極不易找,有時低哼時倒蠻有味,一上弦就找不到了,這還是我火候不夠的原因。

小陸光演小花臉的同學程天賜,讓我代他轉告臺北的親友,他在這兒甚麼都好,只是常想起牛肉麵,他是全國年齡最輕而最活潑調皮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