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鵬重排「楊八妹」
【中國時報/古影】
1976-04-15

「楊八妹」是俞大綱教授兩年前應大鵬劇團之託,以莊敬自強,處變不驚,以寡破眾,以及和解誤國作為主題,寫成的一齣結構謹嚴,波瀾壯關,毫無教條氣息,而又富於民族意識,倫理感情的大篇幅愛國劇。

楊劇內容取材於楊家將故事,清乾隆年間演出劇目中有一齣戲,劇名「擋馬」,敘述楊八妹化裝到遠邦刺探軍情,遇到陷在敵後的焦贊的姪兒。俞教授改寫為楊八妹遇到的是淪陷遼邦的張俊父子,用以代表淪陷大陸千萬父老子弟,渴望王師,獻圖破敵,十分感人。

俞教授說:因為這是齣角色多的群戲,每一人物必須賦予相當的份量,在劇情處理上,又必須顧到每一人物的性格及感情,既不能與劇情脫節,又不能顧此失彼,要做到人物與劇情組合嚴密,不能有費場、費人物和費台詞,因此寫來很費了番苦心。

全劇除由郭小莊飾演楊八妹外,佘太君一角,一向由拜慈譪扮演,拜慈靄脫離大鵬後,因一時無適當老旦人選,因之此劇被擱置了兩年未演。最近張大千先生回國,想看此劇,才由華視安排,邀請大鵬演出招待大千先生。佘太君一角改由歐陽敏文飾演,經馬元亮老師調教,演出很成功,透露了她的演戲天才。

郭小莊在「楊」劇中,唱、做、唸、打,均甚繁重而能深入角色,塑造了楊八妹舞台藝術形象。值得提出的第一場中的劍舞,由蘇盛軾老師編授。不用舞台常見劍套,十分的美。

其餘角色由哈元章飾寇準,崔富芝飾宋真宗,馬元亮飾王欽若,孫元玻飾焦贊,張鴻福飾張俊,張富椿的張振玉,朱錦榮飾那律休文,王齡蘭飾楊排風,動員了大鵬的第一流生,旦、淨、丑,而劇本也賦予他們以適當的劇份,使能人各展所長。

「楊劇」雖根據民間傳說寫成,但與歷史真實並不違背,對遼宋相持的局面,及用兵的地點,均有所根據。這齣戲風格與俞教授所寫的文藝戲「新繡襦記」和「王魁負桂英」完全不同,但劇詞優美而有力,劇情結構的嚴謹,內容的感染力則異曲同工的。(「楊八妹」一劇,大鵬將在今晚重新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