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弦氣象新
【中國時報/馮德明】
1980-03-15
中國戲曲起源,極為複雜,學者眾說不一,但早在周成王,公元前1116-1079年,已有宮廷歌舞表演,隋唐年間歌舞發展甚為蓬勃,宋、元戲劇分為兩大支流,南戲與北方雜劇、京劇(今稱國劇)形成於清咸豐、同治年間。
國劇是以「唱腔」為主,「曲牌」、「舞蹈」、「絲竹樂」(文場)及「鑼鼓樂」(武場)所組成,是多元化之舞台藝術,其獨特風格是中國傳統文化精華,尤以曲牌及鑼鼓樂,更能表現其獨特傳統,音樂部份大致可分為二類:
一、打擊樂器運用,極為注重民族風格,樂器音量適中,而在演奏進行中可跟隨唱腔、音樂而換調式,以配合唱腔,此為其特點,(廣東戲曲鑼鼓則須某一節曲牌鑼鼓敲擊全部進行完畢後始能換調式或曲牌)而國劇鑼鼓則不然。
二、伴唱樂器除敲擊樂器外,絲竹樂則以京胡為首,京二胡、月琴(早年曾用琵琶)、三絃、笛子、嗩吶、雙清等樂器,在配器上算是相當豐富,但以近代國樂編制而言,則稍嫌不足。
音樂演奏大部份時間用以伴唱,實際上是以演員唱腔為主,而樂師予以配合,間亦有在無唱詞中演奏曲牌片段,以配合演員動作表情,但以有限之曲牌片段作為背景音樂,實有不足單調之感,既然音樂在配合演員表情,動作佔有相當重要地位,國劇音樂也應有所突破,除保留國劇傳統樂器外,無妨加入國樂樂器,以補傳統國劇音樂編制之不足,如加入國樂編制樂器:二胡、中胡、革胡等,彈拔部份可加入大三絃、琵琶等樂器,甚而在劇情須求上而使用某一樂器獨奏,以達致藝術意境,曲牌也可以吸收更多國樂的音樂旋律,甚至音樂的整體而作統一樂譜的編寫,使音樂除伴唱外,更可盡量發揮音樂的描繪能力,使戲劇發展情緒、暗示角色的個性與心理反應。
「雅音小集」去年演出的「白蛇與許仙」,已顯示其整理及改進國劇音樂的決心與方向,在開場前後,換場及戲劇進行中引進大量國樂,唱腔風格也能推陳出新,打破傳統格局,不過仍保留大部份傳統型態。
今年的演出中:「感天動地竇娥冤」的編腔,吸收更多地方戲曲與彈唱旋律,而國樂部份是採用國樂團編制(十四人編制)與原有京劇文、武場(九人編制)配合伴唱,改編劇時,留下了音樂表現空間,使音樂有獨創性的發展,形成伴唱及背景音樂的創新風格。
在「竇娥冤」一劇中如:夜紡一場(劇情是時值深夜,竇娥紡織)而構思起用國樂,使戲劇氣氛加強,竇娥夜不成寐……憶往日閨房恩愛,感慨萬千,幾番回憶,幾許思念,至此而引用國樂,表達竇娥內心感受,不著一語而傳其意,此嘗試是敢於創新,且看音樂與演技合一效果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