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芝撼動彼岸•韓夫人攻入北京
郭小莊劇藝 讓大陸梨園人看到了新生命
【民生報/王祖壽】
1987-08-27
旅美杜威大學藝術博士崔如琢昨天見到郭小莊,聊起聽說大陸「北京京劇團」有意邀她前往演出的事,令郭小莊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啊?這是怎麼回事呀?』一雙有如風鈴般的大耳環,隨著她頻頻向崔如琢詢問,關懷的暢笑而大幅度的晃動著,可以看出此刻她激動的心情。
崔教授剛從「北京」取道香港前來台北。在今天返回美國之前,終於透過朋友關係找到了郭小莊,兩人在郭小莊三年前赴美進修時曾有一面之緣,但在台北,還是第一次見面。
今年四十三歲,但蓄著短髭,穿著紅襯衫、花格外套,看來比實際年紀輕的崔如琢說:『上個月,我在「北京」見到許多京劇界的老朋友,他們在「北京京劇團」舉行的座談會中,公開討論郭小莊唱的戲,給予極高的評價與肯定。聽說希望邀請郭小莊去演戲,就是在會中提出來的。』
崔如琢去年四月由美國前往中國大陸旅遊,自然也去訪友敘舊,除了美術界之外,他從小熱愛的國劇界老友也很多,譬如大陸知名的老生譚元壽,就提出要求,希望崔如琢下一趟到大陸時,帶一些台灣出版的國劇錄音帶,給他們欣賞。
崔如琢七年前代表大陸藝術家身份,在一次文化交流活動中,前往美國訪問,卻就此留在美國發展。在此之前,他是「北京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國畫教授,作品被視為「國寶」,被大陸海關禁止免稅出口。
應老友之請,崔如琢上個月初再到大陸之前,就在香港買了「雅音小集」錄影帶「紅娘」、「劉蘭芝與焦仲卿」、「韓夫人」等十幾卷,分送大陸國劇界的人士欣賞。
沒想到「北京京劇團」隨後即舉行座談會,除了談到如何養學生等問題外,公開討論郭小莊唱的這幾齣戲,他們抱持的這番態度,的確令郭小莊感到驚訝。
崔如琢說:『當天參加座談的,大都是當今在大陸赫赫有名的頂尖藝人,包括梅蘭芳兒子唱青衣的梅葆玖、唱崑曲的洪雪飛、唱青衣的劉長瑜、唱小生的張照基等。』郭小莊頻頻點頭,這些名字她在美國時均曾耳聞。
崔如琢表示:『他們認為郭小莊這些戲推陳出新。唱腔有變化,把許多地方戲曲如秦腔、河南梆子編進去,音樂性較傳統戲豐富且協調,給人熱天喝涼水,別緻清新的感覺,在創意上有很高的藝術性。當然,也討論了還可以精益求精之處,就是能再自然些會更好。』
執大陸傳統戲劇牛耳的「北京京劇團」名伶如雲,能給予郭小莊極高的評價,崔如琢認為,顯示他們對台灣傳統戲劇演員成就的重視。而之所以有此揄揚,來自目前大陸傳統戲劇界全面創新風潮,是一項不可忽視的因素。
崔如琢說:『大陸對傳統京劇的創新非常重視,創新是最主要的重點。認為不創新就無法跟上時代,沒有生命力,日久自然會遭到淘汰,目前在大陸,守舊派幾無立足之地,晚輩只是尊敬他們昔日造詣,卻不會去學習。』
郭小莊聽了,心情真是激動不已。「雅音小集」八年前以「傳統戲劇的新生」姿態,演出創新國劇,雖然得到年輕觀眾極大的支持回響,但是卻也不見於小部份保守人士,使「雅音小集」成長之路遭遇極多荊棘。這兩年來,郭小莊雖然並無倦怠,一如以往般打拚,但在國劇界複雜僵化的人事背景下,凡事須付出數倍辛勞,使這位精力充沛的「國劇鬥士」也不禁感到有些灰心,但是崔如琢帶來這項海峽彼岸的肯定,相形之下,真是讓郭小莊心情久久難以平復。
郭小莊說:『我得趕緊把「雅音小集」的錄影帶整理出來,配合錄音帶一起推出,好讓別人聽到也看到國劇努力的腳步。』走出美術館,郭小莊想到的還是工作,午後的陣雨已經過去,天空透露著些許陽光,但烏雲還未散盡。郭小莊當然不會去大陸演出,但國內是否該有心給這樣的藝人一個更好的環境來創作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