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國劇現代化
如果您沒看過這幾個現代國劇團的戲,那您就落伍了
【中國時報/趙雅芬】
1990-07-13

說起國劇,以往許多人大概會有以下幾種「結論」:

它是專屬於「中年人以上」的傳統產物,年輕人自認與它「距離遙遠,頗有代溝」。

它是演員們在台上老是「噯噯呀呀」拖個沒完的慢節奏戲曲,讓人不耐煩。

它通常被歸類為「中國文化」,但被排除在「現代文化」之外,年輕人斥之為「老古董」。

然而,如果現在你仍保有上述「傳統」想法,或許你就「落伍」了。近十年來,國劇的表演形式已漸漸脫胎換骨,它不再只是老一輩觀眾在文藝中心邊欣賞,邊嗑瓜子的劇種:莊嚴隆重的國家劇院中,國劇已成為不可或缺的要角。以往講究精細與美感的唱、唸、做、打表現形式,也順應時代潮流,加快了腳步與節奏,而相繼成立的民間國劇團,在年輕一輩國劇演員的推動下,企圖結合現代舞蹈、舞台劇,甚至電影的聲光效果,更是要抓住新生代的觀眾,讓人「刮目相看」!

雅音小集
反傳統指責不斷

將傳統國劇賦予現代化生命的「元老級」人物,首推雅音小集的郭小莊。民國六十八年,雅音首演作品《白蛇與許仙》,把詮釋國劇的舞台從文藝中心拉至國父紀念館,接觸國劇的觀眾,「驟」降為年輕一輩的青年人,在郭小莊強勢作風與大力鼓吹之下,雅音「蛻變自傳統國劇,吸取現代舞台形貌精華」的形象,且漸成熟。

新編劇本、結合年輕一代國劇、劇場工作者,呈現現代舞台所需的各類綜合藝術(如舞蹈、音樂、燈光、布景、甚至是意識型態……),縱使保守派人士斥之為「反傳統」,但雅音這位「開山始祖」,已為數百年來古典純傳統的國劇塑造另一型態,「現代國劇」的新名詞也由此產生。

十年來,郭小莊飽嘗指責的壓力,卻也在滿座的掌聲中得到肯定。

當代傳奇
西洋劇本創奇蹟

民國七十五年,「當代傳奇劇場」推出的《慾望城國》,再度為傳統國劇劃下新的一頁。跟雅音當初創辦時一樣,當代傳奇「向傳統挑戰」的表演型態曾備受質疑,然而,當代傳奇期許在式微的中國戲劇中,開闢一條「創新」路徑的勇氣與作法,的確為傳統藝術開拓了新的視野。

以國劇技巧演出莎翁名劇,當代傳奇是得自於日本歌舞伎演出希臘悲劇而廣受國際重視的靈感。於是,以西方故事為經,賦予中國的人情與歷史精神為緯,即成為當代傳奇的最大特點。

慢動作處理擴大鏡頭式的表演手法,幻燈的特寫效果呈現,及用聲光製造風、雨、雷、電使真實與夢幻交錯,都是當代傳奇製造「坐在劇院看電影」的奇異效果。演員們的服裝扮相、演法,也都與國劇似是而非。在傳統與創新的轉換中,正如《王子復仇記》編劇王安祈所言:「當代傳奇是藉由《慾》劇與《王》劇的實驗,考慮創一新劇種的可能性。」

同樣定位於「舞台劇」的形式,若形容當代傳奇是道精緻雕琢的「現代派」,則國民大戲班就可謂是草根性十足的「鄉土派」了!

國民大戲班
改朝換代新劇種

標榜融合電影、舞台劇、京劇表演方式精華的「國民大戲班」,大概是最令人眼睛一亮的國劇團體。舞台上,只見乾冰、雷射、吊鋼絲效果齊來,傳統的國劇搬上鄉土的野台上,不但大有「看頭」,簡直是「眼花撩亂」!

創新的包裝手法、明快的節奏是「國民大戲班」的訴求重點。表現手法上,該團嚐試以「大戲」的演出形式,推出一般國劇鮮少採用的神仙傳奇故事,演員的裝扮也完全突破國劇的造型,改走「武俠劇」的古裝扮相,劇中唸白更全以京白(標準國語)為主,唱腔則擷取京劇曲板,穿插黃梅調或民謠:國劇經過「國民大戲班」的翻修編新,不僅是空前的轉移,甚至帶來了「改朝換代」的震撼:

國民大戲班導演劉光桐強調,傳統國劇過於精緻化,與觀眾形成無形的隔閡,而國民大戲班擷取京劇「無聲不歌,無動不舞」的精髓,卻也打破了國劇含蓄寫意的肢體語言,這正是吸引年輕一輩觀眾的最大本錢!

新生代劇坊
小品經營拉觀眾

與當代傳奇、國民大戲班歸屬於年輕一代的國劇團體──新生代劇坊,則著重於推廣國劇的作風。除了與文建會合作,固定於每週六在台北幼獅藝文中心推出「小品式」的國劇演出外,新生代赴各文化中心、大專院校巡迴演講的《國劇列車》活動,則正是現今各國劇團所缺乏的落實國劇工作。

打出「小品式」的表演形式,主要是針對年輕觀眾及觀光客而設計的,傳統戲碼中,新生代卻在節目單附演唱、唸白戲詞及中英對照,演出前的幻燈圖片解說,和演出時的唸白字幕,都是創新之舉。另外,開放後台、開放攝影也是新生代試圖拉近與觀眾距離的嚐試。

猶如默默耕耘者,負責人王海波每愛開玩笑說:「新生代打的是群體戰,做的工作卻是最基層的『苦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