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生命在舞台
台灣戲曲革新家郭小莊在滬一席談
【文匯報/張立行】
1993-06-08
不論在台灣還是在大陸,郭小莊是兩岸戲曲界人士關注的一個名字。
這並不僅僅因為郭小莊是台灣第一位榮膺美國「亞洲傑出藝人獎」的演藝界人士,也並非她是台灣第一個接受大學教育的京劇演員,更主要的是她從藝幾十年來在台灣戲曲舞台上高舉的革新大旗,是她每年推出的一個個「改良新國劇」和她在台灣長期從事的京劇普及推廣工作。日前,記者乘郭小莊到上海與大陸青年劇作家羅懷臻洽談合作事宜的機會,採訪了這位台灣戲曲革新家。
郭小莊告訴記者,她雖不是出身于梨園世家,但她的老父卻是一個十足的戲迷。當她年僅七歲時,就被父親送到台灣著名的大鵬戲劇學校,坐科七年,專攻花旦,打下了紮實的京劇基本功,在十七八歲就成為劇團的當家花旦,挑起了大樑。
本來,郭小莊可以舒舒服服地按照前輩給她安排的這條從藝之路走下去。但有兩件事使她開始萌發了戲曲革新的想法:一件是她在台灣淡江大學文理學院聽著名戲劇理論家俞大綱教授講課時,發現自己和當時的許多戲曲演員一樣,沒有明確的戲劇觀念、戲劇理想,對自己適合演什麼戲、應該演什麼戲均無主張,演員只成為一個機械被動的扮演角色的工具。俞大綱告訴郭小莊,演員應該有全面的藝術修養,詩詞文學音樂舞蹈各個方面均應有所涉獵。不要只拜一個老師,要根據自己的特點兼收並蓄,並直接參與劇本的創作。其間,郭小莊參加了台灣多部電影、電視劇的拍攝,並大獲成功,被譽為「武俠皇后」。但她總覺得她的藝術生命在舞台。俞大綱教授逝世後,郭小莊正式脫離大鵬劇社,成立了探索京劇革新的藝術團體──「雅音小集」。從一九七九年起,「雅音小集」先後在台灣推出了《白蛇與許仙》、《竇娥冤》、《韓夫人》…等多個京劇革新劇目。郭小莊和她的同道們從劇本、造型、唱腔、身段、音樂、服裝和舞台技術等各方面進行了全方位探索。力圖將傳統的京劇與現代藝術融合起來。演出的場地則放在可以容納二千多觀眾的現代化劇場國父紀念館,這在台灣京劇史上也是首創。
郭小莊這次到上海,是準備今年年底將羅懷臻的《西施歸月》搬上台灣的京劇舞台。這是郭小莊首次準備排演大陸劇作家的作品。此劇經郭、羅研究同意,在台灣上演時準備更名為《傷心歸來燕》,郭小莊表示,希望能與更多的大陸劇作家進行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