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早期「一窩旦」的盛況到今日的掌聲將盡
【中國時報/王亞玲】
1995-03-21

從早期「一窩旦」的盛況到今日的掌聲將盡,空軍的大鵬劇隊今年,在七月一日解散之前,已經邁入四十五周歲了,是三軍劇隊的「老大哥」。為替大鵬多年的耕耘畫下完滿的句點,三月廿六日起在國藝中心推出歷年最受歡迎的劇碼。
  
事實上,大鵬劇隊在台灣京劇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角色。民國卅九年,國防部參謀總長王叔銘將軍,為了提倡京劇,合併了原空軍第四軍區的「霄漢劇團」,及傘兵部隊的「飛虎劇團」,成為台灣第一個三軍劇隊「大鵬國劇」。
  
四十五年來,大鵬曾在飯桌上臨時搭建露天舞台對著阿兵哥演出,也同樣躍身國家劇隊表現不俗。而演員從早期「富連成」、「鳴春社」、「榮春社」的董盛村、朱世友、朱世奎、哈元章、孫元坡、孫元彬、馬元亮、馬榮利、王永春、章遏雲、白玉薇等人,到「小大鵬」培育的徐露、嚴蘭靜、鈕方雨、拜慈靄、古愛蓮、郭小莊、廖苑芬、張安平、高蕙蘭、王鳳雲、楊蓮英等,都是紅氍舞台耳熟能詳的名字。
  
這次推出的大鵬招牌戲,每齣都有溫馨的小故事,「大名府」十年未演,再次呈現難度很高;「鬧龍宮」、「伏奸記」是競賽戲碼;「九江口」曾在國家劇院演出,是淨角名戲,「西施」邀貽梅軒主李澤浩跨刀;「新寶蓮燈」也是一齣重新製作的大戲;壓軸「畫龍點睛」是國家劇院首演戲,人物個性和節奏都有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