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劇的式微與改良
【民生報/曉明】
2002-02-17
春節過後,國劇界又有一連串的演出。當然,多數都是邀請大陸來的劇團,或是過去在台表演受到歡迎的名角再度登台。究其原因,一是台灣的國劇已逐漸式微,失去當年三軍劇團時代的鼎盛氣勢,人才也在凋零之中;二是現在國劇的觀眾,幾乎是固定的一群人。這多年來,已沒有人再像「雅音小集」那樣去開拓國劇新人口,也沒有再像雅音小集當年演出那樣能吸引年輕人。
台灣的國劇陷入低潮,這是必然的宿命。在台灣的國劇確曾蓬勃一時,從徐露等人發揚傳統的演出,到後來郭小莊的革新改良,加強燈光與佈景設計,加入國樂團伴奏,並把樂隊移至台下,把舞台完全還給表演者,同時編新劇、譜新腔,對照著當時大陸文革的樣板戲,台灣真是為國劇藝術與傳統文化保持了一線命脈,在國劇發展史上應已 留下了珍貴的一頁。
但近些年來,台灣社會已有極大變化,「形勢比人強」,國劇的沒落是無可奈何之事。可敬的是,仍有一批人士在不斷盡心盡力。有人主張認同本土化即可有生存發展機會,於是編演「義賊廖添丁」等劇,力圖與本土趣味相聯結。其實,這種把時裝放入國劇、而沿用國劇的唱腔做表,應是始於中共在延安時期的「改良戲」。那時物資貧乏,根本無力購置全套戲服,因而由戲曲家阿甲、張庚等人,憑藉革命熱情,以穿西服拿馬鞭唱京劇來演出;但實在有些不倫不類。
春節後的國劇演出,名稱為「變」,標榜是一次新改變,增加爵士鼓隊、數位視訊和詩作朗誦;但願果真能讓觀眾有一新耳目的驚艷之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