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雅音,又見郭小莊
【民生報/曉明】
2002-12-30


在台灣,國劇藝術逐漸由盛而衰;近年雖然以兩岸文化交流名義,引進了大陸多個京劇團來台演唱,但觀眾往往是同一批人,未能有效開拓出國劇的新人口。此種景況,不免令人感慨。

近日一個「又見雅音,又見郭小莊」的記者會,使人不勝緬懷國劇盛期的雅音小集。其時,郭小莊的創作思維火花四射,加以她對國劇改革的觀念具突破性,給了國劇藝術一股新活力,形成從傳統走向現代的變革,並在張大千、俞大綱、孟瑤、聶光炎、王安祈、台北國樂團等的協助下,開闊了國劇的新視野。且進而吸引了青少年的觀賞,造成一種流行品牌的時尚藝術,在當年,和雲門舞集等著名表演團隊同享盛名。

雅音對國劇的改革經驗及演出紀錄,以及用企業經營的作法,確實對國劇有著突破性的新貢獻。年初,大陸的河南大學有感於雅音小集這一創新資料的可貴,特在校內設立「郭小莊藝術陳列室」,及「雅音戲劇藝術研究中心」,將其演出、宣傳、報導等各項資料,均集中整理、保管及展出,這對國劇史料的保存深具意義。月前,政治大學也宣佈永久珍存老一輩名伶顧正秋的演出資料。凡此,都是讓國劇界興奮的佳音。

國劇源遠流長,可惜大陸在文革時期把國劇藝術冷凍一旁,由江青主導另編「樣板戲」,這是京劇黑暗時代。那時,真正維繫著國劇傳統生命的,就是台灣的國劇界。今日國劇在台灣雖告沒落,但若能陸續整理出歷年演出史料,也是可以達到傳承目的,且可確立台灣在國劇史上的地位。當然,對於戲曲界,我們更期望能發揚雅音小集那種為人所稱道的創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