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王魁負桂英」
【聯合報/張任飛】
1977-09-16

我在國父紀念館看了大綱的遺作「王魁負桂英」。這齣平劇是新編的。唱詞寫得比一般的平劇好,即連道白也無重複之處,往日看平劇,總覺得鑼鼓之聲太吵了,這回無此感覺。像桂英在海神廟中演唱時的那段婉轉的笛音,是從未得聞的。配合劇情,增加戲劇效果的燈光也是第一次在平劇舞台上得見,俞大綱是改掉了平劇的不少缺點,將平劇現代化了。

國父紀念館內,擠滿了觀眾,值得高興的是百分之九十都是年輕人,不像在國軍文藝活動中心裏看平劇的人,總是那些常去的老面孔。雲門舞集參加這次演出,應該是原因之一。果然不錯,演「小鬼」的林懷民在出場的時候,響起了不斷的掌聲。我一直注意坐在左右前後的那些男女青年們。他們都用全副精神在聽和看演員們的歌和舞,而且沉醉其中。他們往日是不看平劇的,我發現他們這個是真的在欣賞、在讚美了。這使我有理由提出一個建議:這齣戲應該繼續演下去,會有更多的青年們來看。

去年,台北演過一場平劇,替張岳軍、張大千祝壽。為了追念一位逝去的戲劇作家,演出他的遺作,這是少有的事。正因為懷著滿腔追念的心情,從啟幕到落幕,歌和舞真是越演越妙,愛看平劇的人看得很過癮,沒有看過平劇的人也看得入了迷。

郭小莊在演過這場戲後,已不是過去的郭小莊了。她會因演此戲而享盛名。如果連演一個月的話,她的影響力說不定會像美國的貓王普里斯萊一樣,遠非我們在口邊常談的那些毫無藝術可言的「名」星所能比得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