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莊談王魁負桂英
【聯合報/顧曲】
1978-04-13

俞大綱先生,曾改編有國劇劇本「王魁負桂英」、「楊八妹」、「新繡襦記」、「人面桃花」、「兒女英豪」,其中以「王」、「繡」、「楊」三劇,較為流傳,「兒」劇一演而罷,「豫劇」曾再改,「繡」劇為「李亞仙」,還有一齣未完成的「百花公主」,是與「老爺叔」李浮老聯手改編,惜未完成。

俞氏作古,今將屆一週年,其及門弟子郭小莊,已預定在「國父紀念館」,再演「王」劇,以資悼念!

「王魁負桂英」,是宋朝年間的故事,俞氏是根據川劇「情探」(活捉王魁),明代傳奇「樊香記」改編的。全劇共有「寄書」、「訣院」、「淒控」、「辭主」、「冥路」、「情探」六折,在此間菊壇,只有郭小莊一人演出。

全劇旦角焦桂英的唱腔,在「訣院」有「四平調」、「二六」,「淒控」有大段「反二黃」,「情探」有「南椰子」、二黃「原板」,「冥路」唱「歡腔」。

劇中唱、唸、做、表繁重,郭小莊已演出多次,每次都下功夫研究,以去年于「國父紀念館」為悼念俞氏義演的一次,最為精彩,座客滿堂,尤其以青年學子為最多,令人興慰。

郭小莊最初演出此劇,頭場義救落第流浪的舉子王魁,「勾欄院」中,上有「粉頭」眾姐妹。後來,改以唱「京韻大鼓」方式為序幕,唱出全劇始末劇情,詞藻雅緻,堪稱創舉,這一改更為吸引觀眾。

此劇尾聲,老本子演出,是焦桂英之鬼魂,把薄倖王郎捉去陰朝地府,似「烏龍院」之「活捉三郎」。俞氏修改了一下,是打破了迷信思想,不走「活捉」舊窠臼,以王魁之死,是在幻覺中看見了焦桂英(其實是鬼魂),在驚恐中舉劍亂砍,反而自己誤傷了自己,這又是創新演出的意境,見解獨到。

「報應循環」之說,古有明訓。王魁之死,由于負心薄情,見利忘義,喜新厭舊,這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懲罰,此亦「冥冥之中」,「人容天不容」耶!

郭小莊說,據俞老師生前曾經告訴她,此劇是一個民間相傳很久的故事,如宋人柳貫,著有「王魁傳」,元代尚仲賢,著有「海神廟王魁負桂英」雜劇,明代王玉峰,著有「樊香記」,沈璟收入「南九宮曲譜」中之「王魁舊傳奇」、「永樂大典」(明成祖集成)中之「官門子弟傳奇」--「負心王魁」,徐文長「南詞敘錄」中之「王魁負桂英」中,也有「王魁負娼女身亡」,都是敘述此劇劇情原委。

郭小莊拍過電影,並未見出色。在「中視」演國語古裝電視連續劇「一代紅顏」董小宛,收視率很高。她唱國劇,早已成名走紅。近幾年來,由于與名琴師朱少龍,名丑吳劍虹的搭擋,唱、做大為精進,去年「國父紀念館」義演及「文藝中心」國劇學會聯演「王」劇、「活捉三郎」,可證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