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霓關的穿戴
【經濟日報/徐萍】
1969-01-31

元月二十六日,「大鵬」公演,筆者選看了一場郭小莊的「虹霓關」代「洞房活捉」,得失參半,不無應改進之點。

「虹霓關」,在「隋唐傳」演義載為「紅泥關」,戲劇按小說編演,不知為何換了「音同字不同」的戲名?這倒不太緊要。而令人奇怪的是:虹霓關守將辛文禮,被「瓦崗寨」之王伯黨一箭射死後,夫人東方氏,自是以未亡人的身份,身穿孝服,丑角所扮之旂牌官,也頭戴麻冠,身披重孝,手拿「哭喪棒」兒,權充孝子(辛文禮夫婦乏嗣無後),即連關上之四老將,亦不得不穿喪服(主將一死三軍縞素),惟獨丫環,打扮得花枝招展,看得人莫名其妙,編排得不近情理。這種不合情理之「唯一例外」扮相,我們要大膽打破傳統,「靈堂」一場,丫嬛非得穿孝不可(當然,合理的傳統,我們要保留)。

郭小莊貌似徐露(是夕「扮相」瘦了),為今日菊壇後起「刀馬」花旦傑出人才,頭二本「虹霓關」之東方氏,一人到底,因帶「洞房」,故不能趕扮丫嬛。一般演者,一上場即著「紅披」,為著何來?小莊到「洞房」才穿紅,對!蓋結婚是喜事也。「竄帳」武功不錯。「思春」之戲詞太粉、宜改,而表演無惡形惡狀之「抖肩膀」,飛媚眼兒,口咬手絹,臀腰亂擺之身段,點到為止,好。荒腔走板,實為唱者之大忌。口啣王伯黨之「胸花」,應臉朝外,動作要快。至于穿「薄底靴」(小蠻靴),自梅郎後多如此(老輩演員按規矩踩蹻),若非議則跡近「挑眼兒」了。

小生高蕙蘭之王伯黨,蔣桂琴之丫環,馬榮祥之秦瓊,配搭頗佳。小莊近走紅,捧場者眾,票房紀錄較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