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鵬新作 |
【民族晚報/文紀】 |
1970-12-26 |
大鵬已結束的「年尾」公演之能轟動一時,與其縝密的安排,獲益匪淺。並悉其對新戲「王魁負桂英」一戲,自細心排練時達半年之久,始予推出,可見其對觀眾負責之殷,實已值回票價。之外,杜夫人為陳家凱說排的老戲「刀劈三關」及章遏雲女士特為張安平說排的「牧羊卷」,以及崔復芝新學的「清官冊」,「牧羊卷」,復推出群戲「大名府」等,均值得讚賞。
歷年以來,大鵬向以老生力弱為憾。哈元章出身富連成,資歷均佳,惜病弱於嗓音;崔復芝嗓音剛亮,台風純正,絕少雌音,且精於用心,靠把亦極帥派,如定軍山,如戰太平,無不能克盡厥職,今演「楊家將」首扮令公,托兆碰碑兼扮寇準,奉調審潘,唱作兼重,演出除尚需歷練而外,已宜於如雷掌聲了。
演牧羊卷掃墓場中,崔復芝扮朱春登唱二簧倒板頗佳,迴龍轉反調亦極好,然反調則失於零落,恐為少調練之故。名手張伯玉特為伴奏,支援有方。張安平初就程路,得師章氏,事得乎上,並有特優天賦,前途無量。
「刀劈三關」一劇,真是「骨子老戲」,觀眾千萬,恐見過者不多。若年青如陳家凱,雖獲名家指點,對其古意盎然的唱腔及演法,恐亦難作較為深刻的瞭解。杜夫人盛意可佩,如能續予琢磨,盼能傳薪如斬子、斬黃袍諸劇,必能得獲進境。
「王魁負桂英」一劇是名家俞大綱教授「依據傳統而加以發展,力求在傳統基礎上樹立一個新風貌,從舞台發揚固有文化,作一個起步的嘗試」,選用了宋元舊劇遺文及明傳奇(元雜劇有「海神廟王魁負桂英」,明王玉峰著有「焚香記傳奇」),鼓詞、彈詞、地方戲等內容作為素材,並以川劇「情探」作骨幹著成,交由哈元章、郭小莊、高惠蘭演出了「王魁負桂英」。為力求簡練,演自王魁高中棄舊新婚為始,老僕送銀休棄,桂英哭訴海神,自縊而死,冥路解恨,情探活捉,復以誤殺方式,結束了澆薄的王魁,劇型翻新,有益開創,全劇僅縮為六場(桂英哭訴一場伸長幾達半小時),為節省時間,利用劇中人台辭倒述前情,所以王魁、桂英定情之初及神前盟誓等場面,都被刪減了,而演出的緊湊,安排整齊,用人不多(僅有桂英、王魁、老僕王興、焦母、院中四姐妹及海神一尊,陰判一員,小鬼一名共十一人),烘托極易,配襯亦極經濟,應為平劇新創初基。
俞先生為著此劇,也運用了較易於了解的台辭,老僕王興開場的四平調,桂英哭訴場中的反二簧,唱辭雖長然均用「灰堆」一轍,寫來極難。冥路一場採譜吹腔,文辭雅馴無須贅言,而設腔均用單笛舊路,與活捉張三郎的風格絕無雷同。並悉設皮簧腔者為趙仲安先生,當行名家,設腔均以劇中人、物為重,頗有新穎動人之處。復聞為冥路一場桂英所唱的唱腔,則係笛王徐炎之先生按譜者。
郭小莊天賦沉厚,然甚少有重唱之作;高惠蘭扮像清秀為小生名材,然幼工稍懦;面對名劇,均待細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