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不虛此行
中華國劇團訪美演出隨行記之八
【青年戰士報/百樂】
1973-10-24


十月五日是中華國劇團的一個重要的日子,這一天我們要從美國進入到北美洲的另一個國家──加拿大。我們要在溫哥華演出兩場,然後再回到美國來。

加拿大和我國目前沒有邦交,而共匪在那裏卻設了「大使館」,因此,我們前往演出,就更具有特別的意義。

我們為了進入加拿大,早在好幾天以前,就已經著手準備工作,各項行政的、事務的,甚至於每位團員個人攜帶的物品,都全部考慮週到,不希望在入境時遭到任何不必要的困擾。

我們決定把個人的大件行李先運往西雅圖存放,全體輕裝祇帶戲箱進入加拿大。晨七時開車離開波特蘭,下午一點十五分抵達美加邊境交界處,海關檢驗行李,移民局查對護照,除了我們的心情稍感緊張以外,一切進行順利,但我們仍然不敢掉以輕心,要以全力來準備當天晚上在溫哥華市的演出。

下午三時抵達溫哥華,住進喬治亞旅社。晚上八時半就要在伊莉莎白劇院做第一場演出。

伊莉莎白劇院是溫哥華的一流劇院,有兩千八百個座位,第一場又賣了個滿座,盛況空前。我們在舞台兩邊佈置了中華民國和加拿大兩國的國旗,更顯得壯麗無比。

雖然大家從早晨起,坐了將近九個小時的汽車,但由於感到這次演出的使命重大,現場又受了觀眾的鼓舞,全體演職員一時都忘了身心的疲勞,更加起勁地為演出而努力。

愈往北方走天氣愈冷,到溫哥華後氣溫低得如同台灣的隆冬天氣,副領隊指示全體換了冬裝,有時外出時甚至必須再穿上大衣。

十月六日因為劇院檔期的關係,國劇團無演出活動,上午讓大家充分休息,把最近幾天來的疲勞的身心恢復過來。下午在熱心僑胞引導下,參觀伊莉莎白公園及溫哥華動物園,然後又去參加中國國民黨加拿大總支部的歡迎茶會。

在茶會中關主代表致歡迎詞,認為我們排除萬難到加拿大來演出意義重大,鼓舞起僑胞們愛國家愛文化的熱情。茶會中居然有九十九歲高齡的老僑胞趕來參加,使我們與會的團員們感動不已。

另外還有一位僑胞麥老先生,當場一定要致贈我們的茶點費,其愛護我們的熱情實在感人,我們領受了他的盛情,卻婉拒了他的餽贈。我們在場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覺,那就是不是我們的精神鼓舞了僑胞,而是僑胞們的熱情鼓舞了我們。

十月七日上午我們又參觀了溫哥華市唯一的僑報「新民國報」,這家中文僑報對國劇團非常捧場,昨天出版的報紙一版頭條的標題是「國劇團蒞臨獻演,好評如潮滿堂彩」。社論也是以「歡迎我國劇團來加成功演出」為題,對我們五日晚演出的一場大加讚譽。

七日晚八時半演出第二場,演的是B組戲,為了避免部份演員過度疲勞,演出的陣容略加調整,由胡台鳳飾演李艷妃,孫元坡飾演關羽,哈元章演楊波,葉樹潤演劉備及莊周。當晚因為是星期日,又遇天雨,觀眾較第一場演出時略少,但反應之熱烈,有過之而無不及。

加拿大當地的報紙,對中華國劇團來溫哥華演出,評論極佳,除了反映出加國人民對本團全體人員的友善態度,對國劇團的演出,亦有極高的評價。其中以「溫哥華太陽報」的劇評最具代表性,它讚譽國劇的服裝鮮艷奪目如「孔雀開屏」,武打特技亦扣人心弦,刀槍劍戟工夫純熟,一如美國大明星約翰維恩的槍法一樣……」

我們多少天來,深思熟慮地準備,來到加拿大演出,總算不虛此行。(十月十日寄自西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