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見青城十九俠
【大華晚報/包緝庭】
1974-06-12
大鵬公演,明後(十三、十四)兩日,貼出新排首演此間初見之青城十九俠,這是民廿五冬,尚小雲創編的一齣私房戲。故事採取天津天風報連載還珠樓主所著青城十九俠武俠小說。還珠的作品,以蜀山劍俠傳為最膾炙人口,使天風報日銷十數萬份,那時平津一帶大家小戶,微至人力車夫,幾於人手一張,爭看這篇連載。青城是蜀山的姊妹作品,把這種眾週知、家諭戶誦的說部,改編成戲,自有其足夠鬨動的號召力,以致每演必滿。而且尚小雲經過這番提示,知道深入民間舊小說的力量,很能招徠觀眾,於是一年多的歲月中,又排了千里駒、九曲黃河陣、九陽鐘、虎乳飛仙傳等文武帶打的戲。因尚不但有一條似鐵如鋼的嗓子,寬亮耐唱,而武工又具相當根底,他在三樂坐科時期,原習武生,學名尚三錫,後始改從孫怡雲學旦角,專工青衣。所以他演刀馬武旦戲,舉重若輕,綽乎有餘。
尚小雲在這戲裏自飾呂靈姑,毛霸一角原排是袁世海,次年改用范寶亭,廿九年已年逾五旬不能摔打,乃易孫盛文。范寶亭初飾呂偉,勾老紅三塊瓦掛蒼滿,後因改演毛霸,此角易為沈富貴,改做俊扮掛蒼三。鄭顯仙與劉三兩角,原排是高富遠與孫盛武,其後兩人互相調換。張雲溪之吳玉,民廿七以後易為楊盛春。韋三奎陳敬。何雅秋陳鳳嬌,後易為計艷芬。賈多才飾劉三之妻王氏,這是當年尚家班演此之陣容。抗戰以後尚因經營榮春社科班,甚鮮離開北平,所以這齣戲流傳不廣,在臺灣更是向未見過。
這次大鵬演此,由趙榮來主排,趙係榮春的弟子,腹笥淵博,尤其對於尚家本戲更稱熟諳,猶如蘇盛軾排富社獨有戲,均能照原版無二,實屬可貴。至於所用之配角色,亦不弱於尚氏當年。如郭小莊呂靈姑、孫元坡毛霸、哈元章呂偉、馮元亮鄭顛仙、陳玉俠吳玉、周亮節陳敬、馬嘉玲陳鳳嬌、杜匡稷劉三、宋陵生王氏,比較起來,也可以算是很堅強整齊了。何況在破都天陣起大打時,更加入張福椿、趙振華、楊蓮英、楊蓮雄、王桂生、楊美華、丁瑪利、高豫芳、楊俐芳等扮眾俠客,朱錦榮、鍾福仁、李在發、劉台生及七八兩科能翻能摔的的學生扮演群魔,故末場之如火如荼、新型開打,最能引人入勝。
此劇前舊齣之精彩處,則在父女賞梅、雪山獵虎、靈姑馴猿等場,有唱有打,文武並臻,以李在發飾虎形、李永德扮白猿,另以九科新生四小孩扮小猴,矮得可愛,活潑可喜,益增諧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