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劇的出路
【中央日報/杜學知】
1974-10-09

中國的戲劇,沿流溯源,共由三方面向前發展:第一,起源於古代巫覡娛神時的歌舞,王國維宋元戲曲考云(下引王氏說,同此。)「靈(巫)之為職,或偃蹇以象神,或婆娑以樂神;蓋後世戲劇之萌芽,已有存焉者矣。」(藝文印書館本頁五)如現在崑曲的載歌載舞,便是歌舞劇發展的最高峰。第二,起源於古代倡優的滑調謔,便成了戲劇的重要元素,王氏也認為:「後世戲劇,當自巫優二者出。」(頁六)現在國劇中的插科打諢,便是由於此一要素的發展。第三,起源於古代的競技,蓋競技亦始於古代的倡優,王氏云:「晉語:『侏儒扶盧』,韋昭注:『扶,緣也;盧,矛戟之秘;緣之以為戲。』此即漢尋橦之戲所由起。而優人於歌舞調戲外,且兼以競技為事矣。」(頁六∼七)按競技之事,至漢而有角觝,至唐而有百戲,後世更有諸般雜耍;其見之於今之國劇者,如武戲中的翻撲摔打,皆屬此類。

國劇循此三個源頭發展,如北齊之「踏搖娘」,主於歌舞;後趙之「弄參軍」,主於戲謔;北齊之「蘭陵王入陣曲」,主於競技。然此三者,仍非發展完成之戲劇。關於戲劇之定義,王氏曾云:「後代之戲劇,必合言語、動作、歌唱,以演一故事,而後戲劇之意義始全。」(頁四四)如以此一條件衡之,中國的戲劇,必須到了宋代,始得發展完成,王氏又云:「唐代僅有歌舞劇及滑稽劇,至宋金二代,而始有純粹演故事之劇;故雖謂真正之戲等,不過係由巫覡的歌舞,倡優的滑稽,所積漸形成的一種表演,頂多如同後代的百戲;因為不是演故事,所以尚構不成真正的戲劇。

戲劇的萌芽,起源於歌舞、戲謔、競技三方面,而尤以歌舞為最重要。歌舞相兼者,如宋之轉踏、隊舞、曲破;此外有衍自南北朝以來之大曲,後更衍為宋之鼓吹曲、諸宮調、賺詞,再衍為兩宋之雜劇,金之院本;其後如元之南北曲,明清兩代的傳奇,無不以歌舞並重為事。可見得中國的歌唱與舞蹈,都有其長久的淵源關係。

歌舞相兼,或言歌舞並重,當然有歌必有舞,然其間錯綜變化,也有許多不同:第一,分別歌舞,多在二人以上,歌者自歌,舞者自舞,歌舞分別為之;第二,不同時歌舞,不論人數多寡,或先舞後歌,或先歌後舞,歌舞不同時;第三,同時歌舞,不論人數多寡,載歌載舞,歌舞同時為之。三者之中,自以後者的發展為較高。證之後代的戲劇,惟有崑曲有此歌舞場面的配合;至於皮簧,歌唱時所見到的,只是一些水袖的揮動,所謂身段的配合,但絕對夠不上是「舞」。

所惜現在的平劇,因為太不重視舞容,就連過門時應當穿插的舞蹈,也就乾脆省去不要,所以說平劇有歌無舞。不過也會有人說,天女散花有綬舞,西施有羽舞,霸王別姬有劍舞,太真外傳有霓裳羽衣舞、翠盤舞,以及出浴時有紗舞;雖然都是舞蹈,但都是穿插的舞蹈,而不是配合戲辭而用來表示情節的舞容。質而言之,皮簧的樂曲,因有過門,唱腔有中斷,舞容也就難以蟬聯而下;比較容易配舞的,只有西皮的二六,因為過門很短,載歌載舞,可以一氣貫下。至於崑曲,所用的曲牌(不要誤會為只是吹打的牌子),如折桂令、一江風等,不下百數,因無過門,便可以根據戲辭、歌聲之外,並配以舞容,載歌載舞,聲容並茂,故能達到歌舞戲的極致。

平劇有歌無舞,所以舞的方面,只剩下了一些水袖功夫,可以不論;至於歌唱時所用的曲調,也覺過於簡單而少變化;平劇雖然吸收了崑曲、吹腔、梆子、徽調、漢戲、小調等的唱腔,然畢竟以西皮二簧為主,皮簧詳細的數起來,一共沒有幾個板(曲牌亦即曲調),此外再加上吹腔、漢調、高撥子、南梆子等等,也覺用在唱腔上的曲牌,不夠豐富,過於單調。反觀崑曲如何呢?崑曲在唱腔上,共有多少曲牌,雖然沒有人統計過,但崑曲係由元雜劇、宋南戲一路演變而來,王氏曾統計元曲十二宮調,共三百三十五曲;(頁八三)南戲十一宮調,共五百四十三曲;(頁一三五)故知崑曲所用的牌曲,亦必相當此數;若和平劇比較起來,相差何止倍蓰?至於說,皮簧中的每一板(如散板原板慢板等),因戲目的不同,而行腔使調,又何嘗不是如此?如同是一個新水令,在「刀會」和「夜奔」中的唱法,便有所不同;因為以歌曲代言,戲劇所表現的情節不同,自然行腔使調也就不同。皮簧如此,崑曲又豈能例外?更因崑曲的曲牌特別豐富,故不論是纏綿悱惻,也不論是激昂慷慨,都有相合的曲牌,以資表達;至於平劇的曲牌,雖然西皮和二簧不同,反二簧又有不同,但不如崑曲曲牌變化之多,也就難以用來表現千變萬化的細微情節,而各適如其分了。

由以上所述看來,崑曲正是中國戲劇發展的主流。自三代以來,由於歌舞、戲謔、競技所組成的後代戲劇,便構成了文學、音樂、舞蹈、競技的綜合藝術,然因曲高和寡,終不免為平劇取而代之。平劇初為一地方戲,自進入北京後,雖極力吸取崑曲之長,但以曲文之所限,未能於歌唱之同時,加入適當之舞容,便覺有歌無舞,難與崑曲的載歌載舞媲美;而且所有的唱腔曲調,亦嫌過於簡單。雖然現代的人,多自平劇為國劇,終覺婢作夫人,免不了一股小家子氣。為今之計,即使不能恢復崑曲作為國劇之正統,亦應使平劇與崑曲相融合,設平劇而有崑曲豐富之曲調,則可以中聽;再有崑曲細膩之舞蹈,則可以中看;戲劇本來是一種視聽藝術,便應極盡其耳目之娛。如果平劇依然故步自封於皮簧的階段,大家閉著眼睛打拍子聽戲,則楚劇變為平劇,終不能免於地方戲的寒傖,若用來代表中國的國劇,亦是只見門牆之麗,而不見廟堂之美了。

我們研究中國戲劇的發展史,看到崑曲的沒落,皮簧的代興,實在是走入歧路;但百餘年來,已覺積重難返,現在唯有自覺的,積極的將崑曲的優點,融會於平劇之內,真的作到「無聲不歌,無動不舞」的地步,則中國戲劇的前途,方始獲得正當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