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揚傳統劇藝術
由美國戲劇家艾爾森的演講談起
【台灣新生報/富翁】
1974-11-05
美國戲劇教育兼舞台設計家艾爾森說:「在今日急劇轉變的世界中,國際文化壁壘可能漸告傾圯,但是如果亞洲豐碩的戲劇傳統也喪失,則將是件可悲的事。」
這是艾氏近在台北美國新聞處所舉辦的一系列有關戲劇座談會中所提出的看法。這一方面是他指出了當前國際文化戲劇的危急,同時也說明了亞流戲劇在世界戲劇領域中所佔的重要地位。
艾爾森說:「至關重要的,是亞洲人應維護他們由自己的才能和傳統產生的一切特徵」。他特別強調說:「借助西方技術發展,來改進人民的生活是好的,但是涉及文化時,亞洲人則必需盡力維護他們自己的傳統」。由艾氏的這段話證明,亞洲的文化戲劇,並不比他人遜色,而西方的月亮,亦不一定比東方圓。這對醉心西方文化戲劇者而言,更不啻乃一當頭棒喝。
從艾氏的談話中透露,他一再推許東方戲劇對西方戲劇發展所作的貢獻,而且這種貢獻尚在持續不斷。艾爾森說:「西方戲劇在甚多方面吸收了東方的文化傳統………」。他又說:「我們西方的戲劇耽溺於現實主義或自然主義,夢想家們要尋求擺脫它們,有許多人轉而求諸於東方的抽象派……」。艾氏強調說:「……特別是對象徵主義,我們時常利用這些……」。艾氏為了說明這一事實,他不厭其煩的並舉出了美國劇作家威德爾來作事例。
當他提到我們的國劇時,他一再強調「象徵」、「誇張」手法的巧妙運用,並特別推讚舞台演員的自由發揮,所創造的優良效果。他認為梅蘭芳的精湛造詣,與創造發展,為近世紀以來的偉大藝術家,他的殞落也是戲劇界的一大損失。這位戲劇、歌劇、和芭蕾舞策劃製作演出,以及燈光佈景家,不但對於亞洲文化戲劇有其深切的瞭解,而對於我們的國劇藝術更有其深刻的認識。
誠然,我們的國劇藝術,在世界劇壇中,卒能格調別具,獨負盛譽,實有賴於「象徵」與「誇張」手法的充份發揮。尤其是「象徵」性的特色,表現得更為具體。譬如一根馬鞭,可以代表一匹駿馬,兩面旗子一架,就是代表一輛車子,一抬腿一蹺腳,就是上馬下馬,一低頭一合腰,便是下轎上車。舞台上既沒有房舍門戶,也沒有樓閣山水,但由於演員精細的刻劃,遂使空然無物的舞台,顯得有山有水,有樓台有房舍,致將原來呆板而單調的場面,表現得生動而充實,這都是「象徵」手法的充份發揮所致。
而「誇張」性的表演,也是我們國劇藝術的特色之一,其中顯著的是人物的造型,和各種角色的動作方面。譬如正在電視上播出的「武聖關公」,在演義中,雖說他的相貌是面如重棗,五綹長髯,但以常理來說,決不會像國劇中老爺戲臉譜那樣的鮮紅。而五綹長髯也不至於長到腰帶以下。可是為了刻劃出他忠義和威嚴,就必須加以「誇張」。再加國劇人物的善惡表現,也是用誇張手法來製造效果的。根據現實的說法,一個人固然有忠奸之分,但在相貌和表面上,不一定完全表露出來。而國劇人物則不然,凡是戲中扮演的人物,不管是皇帝權臣,販夫走卒,是忠是奸,卻都有其顯明的臉譜,扮像和穿戴,更有一定的動作和舉止。只要你帶有欣賞國劇的常識,國劇人物一上場,不必看他的所作所為,只要看看他的臉譜扮像和舉止,就能知道這一人物屬忠屬奸,是好是壞了。他如國劇內涵的誇張,更為其他影劇所不及。如果這齣戲的目的在表揚忠義,就必須把忠義發揮到最高境地,如果是懲罰奸佞,那更是如此。致有時觀眾看完了一齣的國劇,總覺得繞樑三日,回味無窮,非常過癮,也很合於中國倫理所要求的標準,這都是用誇張手法所收到的效果。
所以,國劇藝術的表演手法,尤其是「象徵」性的特色,乃是世界戲劇中獨特專有的產物。蓋因我們國劇藝術的劇作家,在創作之先,業已預知無法把世界上的任何具體事物一一搬上舞台,因此,根本放棄了「寫實」的原則,代之而興的,乃是不靠道具,不依佈景的「象徵」表演。所以,儘管在「今日急遽轉變的世界上」,它的表演,仍然沒有障礙,大可盡情發揮。這也就是艾爾森所指出的「西方戲劇之中,已有許多人轉而求諸於東方象徵主義的一個主要因素。
但儘管我們的國劇,是一種優美的綜合藝術,也是世界戲劇中獨特專有的產物,惟近年來,由於時代的演變,與娛樂節目的日新月異,一般人慢慢的都看不慣古典性的國劇表演了。尤其是青少年們,甚至不知國劇為何物。致使國劇漸有衰落式微的趨勢。甚至也正走向艾爾森所指出的「國際文化壁壘可能漸告傾圯」的厄運。儘管如此,但就國劇藝術的本質,以及中外戲劇家的分析,這並非國劇藝術本身的問題,而主要的乃是一般未能認識國劇藝術的真諦之所致。如眾所知,國劇藝術的優點,不僅是艾爾森所指出的特色,它除了具有「象徵」、「誇張」的表演手法外,尚有其唱、唸、做、打、歌舞並臻的豐富內容。而更重要的是每劇都有其傳統的主題意識。它不但具有發聵振聾,移風易俗,及輔導社教之功,抑有明辨忠奸表彰因果,與夫顯示忠孝節義倫理道德思想的傳統精神,也可說是中華民族生活的一種表現方式。它的描寫題材,都離不開社會現象,有的是針對某些方面的缺點,給予社會人士有所警惕,即所謂「警世諷俗」之意。有的則歌功頌德,極力表揚,顯著的表現在觀眾的面前。而不管是屬於那一表演題材,其中的一個主要目的,乃是透過藝術的表演,自潛移默化中,注入一些啟發教育作用,這都是一般世界戲劇所不及的地方。因此,吾人絕不能把國劇藝術只當作一種遣興的娛樂品來看待,應該把它視同一種文化的、教育的、社會的、政治的問題來處理才行。同時更要珍惜這一文化傳統與藝術價值,以及在世界戲劇中的崇高地位,以之積極推廣,竭力發揚,使其不僅是東方文化戲劇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化戲劇的領導者。否則,即正如這位美國戲劇家艾爾森之所言:「……豐碩的戲劇傳統也隨之喪失,則將是件可悲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