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莊致力改良國劇 雅音小集將再度公演
【青年戰士報/李九妹】
1981-04-27

對於吸收年輕國劇觀眾及改良國劇現行演出方式,使之更能為大眾接受,郭小莊一直致力於這方面的工作,而且成效頗佳。

大鵬劇校出身的郭小莊,對國劇的喜愛,可用「第二生命」來形容,但是,在國劇界多年,她發覺由於傳統國劇演出的方式,是太過艱澀難懂,根本引不起年輕觀眾接受或喜愛。

國劇的持續,是不能只靠懂國劇的人支持,必須不斷吸收新血輪,這項傳統文化藝術才能保存,否則式微之後,日漸就會失傳,這對中國文化是一項重大的損失。

郭小莊自認,他們這一代研習國劇者,有必要將國劇文化發揚光大,長久持續下去,而要做這件工作,也必得有很大的決心與毅力。

為了能夠專心致力於這項工作,郭小莊組成「雅音小集」,一年公演一次,她將傳統國劇在演出時,堅持維持一幕到底及一成不變的燈光型態,做了極大膽的改變,不但增加配合劇情的漂亮佈景,而且燈光也經過特別設計,很能吸引觀眾的視力。

每年「雅音小集」公演,都能吸引許多年輕觀眾,他們不惜花費超過電影票的費用一、二百元,去看郭小莊演唱的國劇,他們認為,這種特殊設計過的國劇舞臺及燈光,可以令他們看得懂劇情及劇中人物要表達的意思。

下(五)月七、八、九、十日四天,郭小莊的「雅音小集」又將在國父紀念館做一年一度的演出,當宣傳展開,許多大專院校及已入社會工作的年輕朋友,他們都很關心這次演出,而且搶著前往售價處購票,深恐去遲了買不到理想的座位。

這次「雅音小集」公演的戲碼,前三天為「梁山伯與祝英臺」,十日則上演俞大綱教授遺作「楊八妹」。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演出,在演員的表演設計上,一方面運用傳統的國劇表演方法,另方面則採納誇張的戲劇風格與象徵性的舞蹈。

在舞臺設計方面,經過精心設計,將大膽運用西方近代戲劇分劃舞臺表演觀念,像「山伯病亡」那段演出,舞臺上分劃為二,一邊是英臺,另一邊則為山伯,由他們二人分別做出不同的感情演出及唱工。

此外,在演出「哭墳」一段時,將有真的「蝴蝶雙飛」的鏡頭出現。而「馬府迎娶」的演出,舞臺上也將出現抬轎子的實景及吹鼓手。

音樂方面,除由朱少龍設計唱腔及領導文武場,侯佑宗領導武場,特別找王正平編寫背景音樂與場間音樂,並指揮臺北市立國樂團加入國劇表演。

燈光方面,仍由聶光炎依情節的變化負責舞臺的燈光設計。服裝設計則邀請張大千夫人徐女士及女公子擔任。

「雅音小集」的演出國劇方式,完全不走傳統的路子,郭小莊將國劇做了重大的修正,使之兼具西方的舞臺戲型態──重佈景、燈光、音樂、服裝。這種改變方式雖有破壞傳統國劇型態之嫌,但是,不可否認的,年輕的觀眾卻被吸引去看國劇,由這點來看,我們也不能抹煞「雅音小集」的功勞,至少,它使年輕人開始喜歡上國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