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王魁負桂英」談起
「雅音小集」成功之道
【信報/周凡夫】
1988-10-30

由郭小莊的「雅音小集」帶來的改良京劇,以筆者所看的《王魁負桂英》來說,應是眾多改良戲曲的嘗試中,令人看來最為順眼的一個,也是一條可以將京劇在現代演藝舞台上發展的可行之路。「雅音小集」能夠在台灣演藝界屹立至今近十年,筆者認為應是其改良京劇能被新一代接受的證明,能夠做到此一點,我看有下列幾點因素。

一、引進現代劇場合理化的觀念,講求劇本結構、情節布局、故事之完整、身段之自然、扮相與角色身份之配合以及舞台布景、燈光之有效運用。《王》劇分成六場,各有高潮,節奏明快,從以京韻大鼓介紹劇情開始,到終場落幕,連休息僅兩小時半,是現代社會還能付出的時間代價。

二、引入西方歌劇的觀念,最明顯的是在音樂方面,採用了人數和樂器都較多的國樂團,大大豐富了音樂的表現力,除「西皮」、「二黃」外,又引入其他戲曲的音樂,且突破樂器祇為演出者伴唱的習慣;還有特別為配合情節發展,以營造氣氛而奏的背景音樂(《王》劇中便時以琵琶的輪指演奏效果來襯托緊迫情節),甚至樂隊亦如西洋歌劇般,陳置於台口樂池。

三、各種手段均有節制性地運用,避免了出現噱頭現象。舞台設計之現代化,基本還保持京劇象徵手法的特色,而服飾上則仍盡量保留傳統;《王》劇第五場「冥路」的諸鬼出場,和第六場「情探」的鬼魂索命,本可引入大量現代化舞台技巧和效果,也可大大增加武打場面的份量,或許如此更會討好觀眾,但全劇節奏卻因而拖慢,失了平衡,也有可能流於噱頭賣弄。

四、整個製作,事事講究,舞台台位詳加設計,唱詞講求文學性,劇中「梅香」等小角式,亦要求全面投入戲中,《王》劇中第四場「辭主」中的丞相府家僕,演員表上名字也沒有,但舉手投足傳話,均認真從事;第三場「淒控」,海神、判官和皂隸三人,呆坐半小時,紋風不動,直如泥塑,實非易事。

這四點因素,知易行難,而具體做起來,面臨取捨,亦要付出代價,所謂去蕪存菁,京劇中不少地方在現代舞台眼光中被視為「蕪」之所在,亦每是京劇特色和精華之所繫;剛掉大量「重複」唱詞,改去「不合理」的公式化身段;武打場面之濃縮,在在都會令原來的老戲迷,及京劇行家看得不夠味兒。總結來說,「雅音小集」的演出,勝在贏得了新一代觀眾的現代觀點口味,又照顧了老戲迷的感情,且整體演出實力平均,而郭小莊更深諳現代演藝形象建立和宣傳包裝之道,此點正好補救了她在台上演出時,明星光芒的不足。事實上,如以她演出《王魁負桂英》之拿手角色焦桂英來說,她的唱功還須努力,而作為現代演藝人物來看,郭小莊毫無疑問付出了代價,亦已獲得了應有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