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音小集十八日「崑曲之夜」
郭小莊排出最佳陣容
【民生報/張福興】
1979-05-12
【本報訊】「雅音小集」在從十七日起公演兩天,首日推出「皮黃之夜」,以新編的國劇「白蛇與許仙」打頭陣;十八日則以「崑曲之夜」壓軸,演出兩齣目前舞台上極難得欣賞的崑曲「林沖夜奔」與「思凡下山」。
到目前為止,「白蛇與許仙」的預售票成績極佳,而「崑曲之夜」成績平平,急得「雅音小集」負責人郭小莊蹦蹦跳,大聲的說:『「雅音」出品必屬佳劇。』
瞭解內情的人都相信郭小莊的話,僅以「崑曲之夜」的演員陣容就夠懾人了,它將由八十餘歲的「笛王」徐炎之之擫笛,七十餘的「鼓王」侯佑宗司鼓,名琴師朱少龍伴琴,由武生泰斗李環春演出「林沖夜奔」,郭小莊與田士林教授合演「思凡下山」。
「笛王」徐炎之,在民國四十九年替他的夫人張善薌女士的崑曲「刺虎」擫笛之後,就從未登台擫笛。為了獎勵年輕人的幹勁,才又「拋頭露面」。
「鼓王」侯佑宗與「笛王」徐炎之的文武場堪稱絕配,替「崑曲之夜」增色不少。
「林沖夜奔」出自傳奇「寶劍記」,以一套北曲「點絳唇」,刻劃林沖在倉皇中逃奔梁山的心態,由於李環春出自國劇世家,當年由名家教習「林」劇,對於內心戲很重又難演的「林」劇很能刻劃入微,他在國藝中心貼演此劇時必定滿堂,近年來已甚少露演「林」劇。
據在「思凡下山」中演出「下山」的田士林教授說,崑曲戲中的獨腳戲的風格,在世界戲劇中絕無僅有,「林沖夜奔」可貴在一人獨演,而「思凡下山」的特點也在於獨演。
田教授說,崑曲「曲高和寡」因而式微,但「思凡下山」這兩折戲,由於源自元代散曲,走的是通俗路線,觀眾只要一看就能懂。
郭小莊說,「雅音小集」的努力目標,一在發揚新劇,二在保存珍貴的舊戲,首次公演就是朝這兩個大方向前進,希望大家能多鼓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