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音」演出•受到年輕觀眾喜愛
顯示國劇須大力革新
【民生報/金文光】
1979-05-18
【雅音小集】首次公演,兩天門票全部預售告罄,向隅人士抱怨一票難求,紛紛要求郭小莊能再加演一場,這種盛況頗使外界吃驚。
最近幾天,凡跟「雅音」有點關係的人,都碰上「要票」、「買票」的困擾,最後的箭頭都指向郭小莊,使她除了排練之外,「意外」又增加票務的負擔。
對於各界愛護「雅音」的感情,郭小莊除了感激還祇有感激,她說:『連國畫大師張大千再向她買票,都沒有了,社會的盛情,祇得留待下次補償了。』
一位負責「雅音」票務的小姐,眼看「一票難求」的盛況,真是感觸良多,她說:『「雅音」初期售票並不順利,有些代售處刁難,甚至退票,等到情況好轉,代售處又搶購,真是世態炎涼。』
「雅音」為什麼會從初期的「劣勢」,一轉成為「優勢」呢?一位工作人員套句商場上的話說,郭小莊的劇藝「貨真價實」、「童叟無欺」、「不怕貨比貨祇怕不識貨」。
他先談郭小莊的「貨真價實」說,郭小莊在民國六十六年與六十七年兩度與「雲門舞集」合作,演出「紅樓二尤」與「王魁負桂英」等戲,國父紀念館造成大爆滿,不但使郭小莊成功的在年輕人心目中跨出第一步,也替國劇界爭回面子──國劇並非不能吸引年輕觀眾。
他又指出,郭小莊每次演出,都精益求精,嚴格要求自己,還要求同台演員「慢工出細活」,並且請舞台設計家聶光炎設計劇場,請名家譜曲填詞,她所做的一切,都給年輕人一種新鮮感,但所投下的成本也高的驚人,這種氣魄菊壇少見。
就以「雅音」首演而論,從張大千設計的「大幕」到戲服、車費、飯錢……開支,郭小莊大約花費一百萬元,可是兩天縱使全滿,總收入也祇有五十餘萬元,虧本的生意當然「貨真價實」了!
「貨真價實」的藝術連帶「童叟無欺」了,「雅音」初期不順的原因是,協助郭小莊的都是年輕新手不懂行情,等他們熟稔狀況,一陣衝刺,而使「戰局」為之改觀;郭小莊在脫離「雲門」之後的獨演,能獲意外成功,這些年輕新手的幹勁也是主因。
一位國劇內行人以藝術的觀點分析「雅音」轟動的原因,從西洋文化的輸入到本國傳統文化的再認識,是目前整個文藝界最重要的思潮,也是年輕人最關心的事。
傳統的國劇雖然在近三十年來,賴政府大力推廣,維持演出不斷,但是仔細推敲起來:因為它是軍中劇團表演,演出性質總以適應文康為主;而「雅音」在此時提出尊重藝術劇場的口號,又與「本國文化再認識」的理論相配合,很容易引起大眾注意;再加以郭小莊多次運用國父紀念館近代化的設備,來改善及處理國劇舞台效果非常成功,因此增加了觀眾對「雅音」的信心,而爭相欣賞演出了。
該人士又指出,國父紀念館是個大劇場,國劇演員都視為畏途,不敢輕易到該館公演,怕觀眾太少,增加劇場的空蕩感,演員不好下台,但郭小莊的成功,應該加強了國劇演員的信心,郭小莊的也不一定全好,為什麼沒有第二者,再試圖改良得更好,使國父紀念館造成高潮不歇,而成為國劇的第二個「競技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