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國劇藝術的三個問題
【民生報/張靜心】
1979-08-07

編輯先生:貴報有關「中國文化研討」的專欄,不斷地喚起大家重視屬於中國本身的精緻文化,誠為相當有價值的系列報導。由此,令人聯想到有關國劇(藝術)的幾點問題:

第一:國劇演出的導演制度問題

據了解,各劇隊排定該檔戲碼之後,便由各主排老師和演員們共同負責演出時的舞台效果。過去,觀眾們對國劇演出的要求,幾乎全部集中在幾個主要演員的身上,只要他們能令人激賞,演出便算成功了。

可是,現在年輕一輩的國劇新觀眾,對國劇的要求更高,而且角度不盡相同。他們要求的是舞台的整體效果。從劇本架構、場面安排到音樂燈光和其他特殊效果的製造,都被列入思考及鑑賞的範圍。

雖然演員的表現仍置於首要,但其他的因素已逐漸受到重視。尤其等新的國劇院落成之後,新一代的觀眾勢將以更新的現代劇場設備及觀念,對國劇演出作更嚴格的要求。

以目前來說,國劇演出的責任仍大部份由少數主要演員和主排老師撐著,尤其一些較有進取心的演員,除了負責自己的部份,還要管其他部份的配合。

一個演員的精力畢竟有限,有時遇到劇本的問題,還得到處央人解說,這便牽涉到學識能力的問題;現代劇場的演出又有對各項新技術的認識與運用的問題;還有音樂燈光效果問題……,而且最重要的是整體的組織與配合的絕對掌握。

請問,這項重責大任該由誰來挑起?我們是否已經對某些受傳統梨園教育的老師及演員們作了太多超出他們能力範圍的要求?這是否合理?

國劇是否需要建立一種類似電影界的導演制度?然而具備各方面知識及符合一切資格要求的全能人才又在那兒?

第二:國劇演出的內涵深度問題

由於梨園傳統教學的重點在術科方面,雖然近年來逐漸開始重視學科,但那也只是為了學生們的升學前途著想,因此學生們大都缺乏文藝氣息的薰陶。這長久被忽視的一點,造成了今日台上演出普遍缺乏深度的問題。

演員們多半忠實地照著老師們怎麼教就怎麼演,很少有自己的思想或心得(可能也有一些客觀因素的不容許),因此觀眾常有悵然所失的感覺,總覺得缺少了一股深入人心的力量。這種乏力感源起於學識氣質等的缺乏,非任何人之過,因此殊為可惜,更急需補救。

不管任何戲劇形式的演出,演員都需要深入所扮演的角色而作合理的詮釋,如此才能豐富戲劇的內涵而達到感人的效果。

國劇角色今日正面臨著僵化的危機,解救之道在於演員本身的努力多讀書及文藝界的參予指導。唯有以文學家的學識思想來推動演員的進步,才能真正充實國劇藝術的內涵,使其不致流於演出形式的表面化。

第三:國劇需要有系統的理論基礎,同時也需要建立正確的劇評方向

有關國劇的文章其實不少,但是大多為憶舊式的雜記型態,事實上,這些文章對於生長在台灣的新一代觀眾來說,既不能引起懷鄉式的共鳴,又無法積極地增進讀者們對國劇的基本認識,徒然令人慨歎無奈而已,那麼,此種文章在推展國劇上的價值安在?

其次,劇評也應擺脫以往盲目捧角兒或「以古貶今」的習氣,而從有理論根據並合乎批評文學尺度的觀點來著筆,這才是正確的現代劇評。演員的表現應是批評範圍的部份,而非全部。

四大名旦的時代已經過去,事實擺在眼前,年輕觀眾有幾個曉得四大名旦是哪幾位?我們目前需要的是開創一個新的局面,任何新的嘗試都應受到合理的尊重及善意的批評,而非動輒扣以「不合傳統」的大帽子使新的構想夭折。

時間自然會淘汰一切經不住考驗的藝術形式,但是我們必須先給它一個誕生的權利!「任何傳統在成形之前都是新的嘗試!」這是現代劇評家該具備最起碼的認識與風度!

另外,演員本身也應突破以往不顧一切「耍彩頭」的習性,應盡量減少劇場疏離性;同時也應具備「配角重要性不亞於主角」的自我認識,所有的演員無論戲份多少,都應該同樣地全力以赴。一場完美的演出絕對不是光靠一兩個主要演員就能成功的。

總之,想要國劇能成為我國精緻文化的代表之一,不但圈內人士要加倍努力求進步,而且這項研究工作更需要許多傑出的文、史、哲學家和舞台工作者的集體參與,集思廣益,從劇本編寫到音樂燈光,無一不是智慧結晶,這才能作到美的極致並將國劇發展到藝術的尖峰。

自從「雅音小集」掀起一陣國劇熱潮之後,國劇界一片欣欣向榮的情勢令人振奮,但隱藏在國劇界中的許多瓶頸,更有待有心人士的努力推動與突破,否則,難說這一陣熱潮究竟能維持多久?

在此,衷心地希望國劇界與文藝界能早日建立雙向溝通的管道,好從根本來充實國劇的新生命。到那時,國劇才能真正成為中國人引以自豪的精緻文化,而國劇光明燦爛的遠景當指日可待。

忠實讀者張靜心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