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謙虛勤學國劇藝人的成就 郭小莊創雅音小集
【中華日報/黎明】
1981-10-13

由于大千居士的賞識,使郭小莊的藝術前途,逐漸提昇;由于「雅音小集」的創辦,更使得郭小莊,在國劇界獨樹一幟。

郭小莊是于五年前,由戲友俞大綱教授之介,推入中國文化學院戲劇系國劇組(該學院已改制大學)攻讀,畢業之後,母校聘為講師。

中國文藝協會,頒獎給予國劇青年優秀演員,以郭小莊、劉復雯(嘉凌),雙雙開風氣之光。

「雅音小集」的籌設,創始於郭小莊為紀念恩師俞大綱,自「王魁負桂英」起,歷年來已演出「楊八妹」、「花木蘭」、「白蛇與許仙」、「感天動地竇娥冤」、「梁山伯與祝英台」等劇,其中「白」、「慰」兩戲,還發生過劇本問題,而「感」劇差點兒遭禁演,最後不了了之。

雅音小集的演出,興起了傳統與改良、創新之爭。對其功過,老朽不敢置評。不過,為國劇演出帶來了高潮,引起了青年觀眾的迴響,並為軍中劇隊的公演,重視宣傳的開拓,不可否認,有其不可泯滅的一面。

憑良心說,郭小莊有今天的成就,百分之九十是得自己故戲友俞大綱之培植(她是繼徐露之後,為俞氏悉心培植者)。俞氏不但為她,在智識上予以灌輸,而「王魁負桂英」、「楊八妹」、「兒女英豪」、「人面桃花」(改編)劇本,皆為郭小莊而編。其中以「兒」劇較遜色,「王」劇演成了小莊之代表作。遺憾的還有一齣「百花公主」,尚未脫稿。

郭小莊今日有成,年輕觀眾還以為是由于她的聰明所致,其實不然。她在坐科學戲時期,是所有老師、同學們口中的棒鎚(就是天賦笨拙。)可是,我國有兩句俗語說得好:勤能補拙、業精於勤。她就是應了這兩句,非常用功,付出加倍心力。記得在大鵬的時候,新生社排練場空無一人,她每天一大早,就在那兒紮靠,打把子、走腳步(台步)、耗腿、下腰,往往一個人在暗地裡練私功了。如今許多天份較高的同學,成就反而不如她。

小莊還有一股名角不能都有的雅量,她虛心接受批評,這也是促成她劇藝進步的原因之一。老朽說段故事,在民國五十八年小莊加盟中視國劇社,有一次小生高蕙蘭請產假,大夥兒慫恿她代唱群英會的周瑜,短期鑽鍋(現學現賣)就上了,反串周都督。演出實在不怎麼樣。在下曾為了一篇觀後感,刊于報章。她看到了,以後即不再任人擺佈,輕率演出。要是換了別人,「姑奶奶就要過這份戲癮!」你又其奈她何!

河南籍的郭小莊,本工刀馬花旦,曾先後拜劉浩棠、譚硯華為義女,也曾向資深前輩呂寶棻、顧正秋學過戲。

曾經擁有影、視、劇三棲藝人的頭銜,但仍以國劇的成就為高,因而郭小莊今後將專心為她的雅音小集而努力。

郭小莊因雅音小集,而打出了天下,亮出了字號,創出了萬兒。以往是一年一演,今後將要破例多演,(並將有以雅音小集進軍螢幕計畫),十月三日的台北市藝術季,以及十二月的某報社慶,她將領導「雅音」,重排三年前演出的「白蛇與許仙」兩場,濃縮場子,再作適度的改正。由寶島鼓王侯佑宗領導場面,朱少龍操琴、聶光炎的舞台設計。主要演員,除小莊主演白素貞外,另有復興劇校實驗劇團曹復永之許仙,大鵬國劇隊馬嘉玲之青兒,陸光國劇隊吳劍虹的船伕、小和尚……。自遊湖借傘起,經「端陽驚陽」、「仙山盜草」、「水漫金山」,演到「斷橋相會」、「合缽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