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李金棠郭小莊演出「遊龍戲鳳」(上)
【世界日報/陶鵬飛】
1989-03-21

「華僑文教中心」舉行金山區七十八年「海華藝術季」豐富節目包括烹飪、民謠、藝術歌曲、文藝座談、書畫展示、舞蹈、音樂、話劇、粵劇、國劇等,其中尤以國劇公演三場,為海外的創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參加各項節目的人士,都是富有經驗,並是義務,以襄盛舉,頗為感人。

三場國劇訂於三月廿六、四月廿三、四月卅日舉行,為方便廣大觀眾欣賞,日期均為星期日下午三時起,入場只收樂捐對號座十元,普通座五元,並不出售榮譽券。第一場戲目、演員、角色、劇情如下,其他兩場戲目請參閱本報新聞:

(一)女起界──張顧劍霞(蘇三)、周建廷(崇公道)。

(二)韓玉娘──鄭洪娉(韓玉娘)、徐積和(程鵬舉)、呂筱秋(趙尋)、邢劍琛(李姥姥)等。

(三)梅龍鎮──李金棠(正德皇帝)、郭小莊(李鳳姐)。

「梅」劇係根據民間故事編成,情節簡單,但曲折、富風趣、高潮疊起。其他兩劇演員,都是資深票友,演作精彩。

「梅」劇故事:大明正德皇帝,喜喬裝改扮,私出遊覽,兼訪民情,某日假扮軍官,行至山西大同梅龍鎮,鎮上有一酒店由兄妹經營,時值兄李龍外出,囑鳳姐守店,正德至店投宿,見鳳姐姣麗憨美,恣態迷人,因用言語挑逗,糾纏不已,鳳姐勢欲喊叫,正德怕驚動當地官府,只得示以龍袍,吐出身份,鳳姐驚喜交集,跪而求拜,被正德封為「嬉耍宮」。

此劇係一古本老戲,七十年前余叔岩、梅蘭芳首次合作登台,就是演的這齣戲。這兩位忠於藝術的京劇大師,對於劇情、神情、身段、詞句、服裝等,去蕪創新,普遍參考專家和觀眾的意見,排演數十天,才公開演出,果然一鳴驚人,大受歡迎,加上每次演出,必有新的收穫,新的改進,乃至盡善盡美。據名伶譚富英傳述:叔岩的正德,表達人物性格,掌於分寸,握有深度,挑逗恰到好處。蘭芳飾鳳姐,不即不離,敷衍無奈,及驚喜的情緒,表演的針鋒相對。某次窩窩頭大義務戲,余、梅合演的小戲「戲鳳」,排在大軸,半夜三點鐘才出台,第一舞台兩千多觀眾,沒有一個人抽籤,可見叫座力量之大。比較起來,「梅」劇是余、梅演出最多的合作戲,也是最受歡迎的戲。

「海華藝術季」主辦單位,欣聞小莊女史前往羅省出席座談會,特敦邀來金山參加演出國劇,並幸承「鬚生泰斗」李金棠慨允協助合演「梅龍鎮」飾正德皇帝,小莊飾李鳳姐。現在簡介被稱為金山之友,也是中華聯誼會熱心會員的兩位傑出藝人:

李金棠「北京戲曲學校」畢業,擅長文武老生,扮像瀟灑飄逸,韻味醇原,能戲頗多,唱唸作表均臻佳境。在台時加入公私劇團及自組「中興劇團」,演出全本名劇,曾以「大漢中興」一劇,榮獲「國劇金像獎」名揚劇壇。

十八年前李氏隨「復興實驗劇團」來美,首次在金山演出「定軍山」、「四郎探母」、「失空斬」、「奇冤報」等名劇,風靡一時。尤其是「珠簾寨」一齣,飾李克用,孫興珠、曹復永、何復員、閻興玉飾程敬思、大太保、大二皇娘,造成金都戲院一千三百五十座位爆滿,並有站票,空前絕後的紀錄,張大千居士甚為欣賞,特贈「李太白」中堂一幅祝賀。

數年前李氏榮休後,定居東灣營商,友好均感稱慶,雖因夫人身體不適,並為生計忙碌,活動減少,但仍以票友身份,抽暇調嗓、或指導排戲,協助同好,有時甚至於樂捐演出費用。此次可能是「最後一次」的粉墨登場,一來是熱烈響應「海華藝術季」、二來是誠意表示,對於小莊任勞任怨,對於發展國劇努力的鼓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