慾望城「國」戲曲傳奇斯人憔悴
【中國時報/賴廷恆】
1998-12-27

京劇武生出身的吳興國,七十五年間創立「當代傳奇劇場」,以改編自莎翁悲劇的「慾望城國」,為國內困頓的戲曲環境,殺出一條血路。十二年後,在無法克服外在環境因素下,吳興國正式宣告「當代傳奇」暫停演出,斯人憔悴、豪情仍在:「京劇藝術是我的生命、永遠的戰場,一時的暫停並不代表放棄;只等待契機,如果環境允許,我將再起。 」

回顧京劇於台灣的發展歷程,一路走來滿佈荊棘。在民國六十、七十年代,由名伶郭小莊所創的「雅音小集」,以「竇娥冤」、「王魁負桂英」等劇作,一新國內戲迷的耳目,也帶動年輕觀眾走進京劇的殿堂。民國七十五年十二月「當代傳奇」的創團作「慾望城國」,撐起「京劇實驗創新」的新旌旗,台前、幕後的靈魂人物吳興國當居首功。

復興劇團團長鍾傳幸曾親睹吳興國這位系出同校的師哥,每個不同階段的轉變、成長。她憶起在劇校期間,吳興國沉默寡言、勤奮練功,看在師弟妹的眼中,「身手簡直帥得不得了」。而後至文化大學就讀,則有如飛出鳥籠的桎梏,參與雲門舞集的舞蹈演出,甚至轉換跑道演出電影、電視劇,盡情揮灑個人的才情,整個人也飛揚起來。

曾與吳興國合作「阿Q正傳」、「羅生門」的鍾傳幸,對於其要求完美、精準的工作態度,印象最為深刻,「他不管排練、正式演出,都可用一絲不茍形容。」而如此的工作態度,同樣反映在他成立「當代傳奇」後,所執導的各齣戲:「也許就是這份不肯將就的執著,讓他作出『當代傳奇』暫停演出的決定。」

成立「當代傳奇」,為京劇傳承貢獻心力,才是吳興國衷心所期。身懷深厚的傳統京劇基礎,這位難得一見的表演人才,演而優則導,並學習西方現代劇場的理論與實務,在「慾望城國」中初試啼聲,立即贏得國內外戲劇界的矚目。

選定全世界熟悉的莎劇「馬克白」,這齣永不過時的悲劇,固然是「慾望城國」成功的因素之一。但鍾傳幸同時也指出,將傳統戲曲程式玩弄於股掌之間,並在作品取材、服裝造型及舞台調度方面另闢蹊徑,才是「慾望城國」備受讚譽、肯定之處。連以莎翁作品為傲的英國人,目睹「慾望城國」,讓「馬克白」呈現另一種詮釋風貌,也不得不佩服吳興國導演的功力。

「當初『雅音小集』的嘗試,曾被指為離經叛道;相較於雅音仍以中國傳統古典為本,當代傳奇丟掉更多傳統的包袱,也走得更遠。」國光劇團藝術總監貢敏認為,「慾望城國」初次推出時,不免略顯粗糙、實驗性強,但富於生命力,「在當時國內保守的京劇環境中,特別顯出一股奮發、自覺的力量。」

一談到吳興國,貢敏腦海中馬上浮現「陸光」時代,吳興國曾在三國戲「雪弟恨」中,「一趕四」先後演出劉備、關公、黃忠及趙雲四個角色,在當年「三軍劇隊競賽」中傲視群倫。成立「當代傳奇」,吳興國同時具有表演者、導演、劇團經營者的三重身份。戲台上固然可以「一趕四」,在現實環境「一趕三」,卻難免分散精力,長久下來終究無法兼顧。

吳興國單槍匹馬成立「當代傳奇」,聚集魏海敏、馬寶山、李小平等,有志一同的京劇演員。在創作、行政一手抓的情況下,吳興國曾一次次克服了向公家劇團借調演員的困難,以及籌措經費的困窘;在排練、演出過程中,尚得安撫演員情緒,帶領行政人員為宣傳、票房努力。在長期與「人」、「錢」因素拔河,蓄積難以排解的疲憊後,並意識到各項雜務影響到藝術創作。「完成( 藝術 )使命必須這麼痛苦嗎?」成為吳興國心中揮之不去的問號。

在聞知「當代傳奇」喊停的消息後,國內舞蹈界的龍頭,也曾中途暫停的「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以「過來人」的身份,安慰吳興國:「休息後可以走更遠的路」。這也是鍾傳幸、貢敏等人,對於吳興國共同地祝福與期許。至於吳興國的工作夥伴、生活伴侶林秀偉,則是語帶憐惜地說:「他太累了,讓他休息吧!」

綜觀「當代傳奇」接續「雅音小集」之後崛起,適時讓台灣的京劇,再度邁出實驗創新的步伐。但兩岸文化交流開放,大陸京劇團體紛至沓來,國內京劇團體備受衝擊。再加上缺乏創作資源、無財力培養基本團員,眼見「當代傳奇」在京劇實驗方面停滯不前,當初單槍匹馬、登高一呼,深具企圖心的吳興國,至此身心俱疲、終於不支喊停。

但誠如林秀偉所言,吳興國此次的決定,一方面固然是對外在的大環境,提出個人最嚴重的抗議;但另一方面也可能是面臨藝術生涯的轉捩點,「必須停下來冷靜思索,面對不可改變的外在,如何調適個人的內在,把激情找回來。」或許不久的將來,各界將會欣見吳興國破繭而出,於藝術創作方面更有精進,再度出發、挑起創新京劇的重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