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八妹一個嶄新的舞台形象 |
【中國時報/簡淵甫】 |
1971-10-27 |
我們再一次看到了古典戲劇的新形象。
「楊八妹」的出現,至少展示了我們對維護中國古典戲劇所盡的力量。它的受到重視,也正說明了平劇從業人員以及觀眾們對創作的企望渴盼!
兩三年來的平劇界,雖然沒有豐收,然而我看到了新綠──創作新的舞台形象,和傑出的新演員。
把對歷史的熱情移植於對平劇繾綣的俞大綱教授,一直為平劇的創作和培植新的接棒演員,而默默地努力,並貢獻出他那一份超然的古典情愫!加深了我們對這位學者的景仰。
俞教授的「繡襦記」、「王魁負桂英」,都為平劇舞台的表演,樹立了新形象。這兩部作品,在組織形式、和對人物的個性處理上,都是非常細膩而「現代化了的」。我們這樣說,是因為他的這兩件作品,已摒棄了粗糙,不講求戲劇的衝突性和沒有人物個性的表達方法。俞教授的那兩個創作,我們雖不能說「無疵」,但至少他在試著把情節細膩化!使它儘量跳脫出中國戲劇的一貫程式。
前天晚上,我們看到大鵬劇團演出的「楊八妹」,在風格上,俞教授又變了。他將一個情節,用多種發展的形式去處理,他使每一個出現的演員,讓觀眾看來皆非「冗員」,乍看似是繁複,而整體說來,他使這個戲充滿了情感,充滿了透過愛國情思所表現出來的雄渾氣魄!
女主角楊八妹(郭小莊),具有了花木蘭和荀灌娘的多種形象,佘太君(拜慈藹飾)的倔強,寇準(哈元章飾)的老成忠正,王欽若(馬元亮飾)的奸佞,焦贊(孫元坡飾)的爽朗,在在的表現出這些人物真實,和整個戲的豐富力量。
「楊八妹」雖是一個說忠教孝的戲,只是俞教授的精細設計,和詞彙的靈活運用,使我們已經不復感到它是徒具教條的了!
所有參與這一演出的演員,都克盡了他們所擔負的,馬榮祥、熊寶森、張富椿、崔富芝,都有了他們的成就!
當然,「楊八妹」在進行的節奏上,文武場子的處理或有不能統一的現象,但,這也是一個新劇本被首次搬上舞台所必然有的!我們未便(也不必)去過份要求了!
我們寄望於俞大綱教授,和一些默默為平劇新的舞台生命而努力的專家們,寄望他們為中國古典戲劇創造出嶄新的風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