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曲是什麼?
源自樂府、導於元曲、另加板眼
通稱戲祖、角色細分、服裝互異 |
【中央日報/何繼雄】 |
1973-12-07 |
崑曲是什麼?昨日正值崑曲大師紅豆館主溥西園先生百年冥誕,師大教授夏煥新娓娓而談,對於崑曲的來龍去脈,及目前在臺保存的情形,都有很詳細的說明。
夏煥新教授說:崑曲源於樂府而導於元曲。我國的戲曲在元朝以前祇有北曲,至元朝南曲始興,而當時仍以北曲為重。元以後纔開始重視南曲,但其伴奏樂器卻祇有三絃和笛子兩種。
大致來說,南曲以柔媚為主,字句少而調緩,緩處見眼。北曲以剛勁為主,字句多而調促,促處見筋。但是由於元曲腔格呆板,一字一音,沒有「板眼」,所以到了乾隆,嘉慶年間,河南魏良輔在崑山蓄意改革,先是就元曲中加進了板眼,有所謂「一板三眼」等於現在的四分之四拍,「一板一眼」等於現在的四分之二拍,使得曲子聽起來較為明顯婉協。
在樂器方面,除了三絃與笛子之外,並且增加了月琴、琵琶、南胡、革胡、簫、雲鑼(又稱九雲鑼)等,使得唱戲的劇場更為熱鬧。在腔調方面,魏良輔根據音樂的旋律,加上了一些裝飾音,創造出「水磨調」,其音韻柔緩綿延,成為崑曲的一大特色。
夏教授指出:崑曲的另一特色,蓋為「橄欖音」。所謂「橄欖音」,就是把一個字的發音分成頭、腹、尾三部分。頭是吐音,尾是收音,俱要細;腹就是字音的中間部位,要放大放寬。若繪其形,狀如橄欖,因稱之為「橄欖音」。其音韻畢勻,吞吐圓潤,唱法異於一般。
崑曲既經魏良輔創革完成,首先採用崑腔唱演的,是魏良輔的同鄉梁辰魚所撰的傳奇「浣紗記」。由於崑曲腔調柔美,採用的曲集逐漸增多,如洪昇的「長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曹子清的「鐵冠圖」等。
崑曲為戲祖,平劇亦是脫胎自崑曲,殆無疑議。以梅蘭芳為首的四大名旦,均從習崑腔入手。據夏教授分析,崑曲與平劇的最大不同,在於身段、服裝與樂器。崑曲為每唱一個字都有一種表情、一種動作;角色分類尤為細密,以「旦」言則有正旦、老旦、武旦、貼旦、五旦、六旦、殺旦之分;不同的角色,服裝絕不相混。此外,崑曲的第一調門較細、音低而清,非常優雅。
所謂「陽春白雪,曲高和寡」崑曲因為過於文雅,逐漸式微,近百年來,幾乎成為絕響。幸得愛好崑曲的人士多方提倡,纔不致失傳。民國三十八年間,夏煥新、王鴻磐、焦承允等首先在臺創設「蓬瀛曲集」,定期演唱崑曲。迄今並已出版「蓬瀛曲集」,曲本用「工譜」(即工、尺、上),以及「壬子曲譜」。該本用123簡譜,便於學習,目前是大專院校崑曲社研習的範本。此外,並有圖文並茂的「身段譜」,對於步法、動作、身段,均述之甚詳。
民國四十二年以來,師大、臺大、政大、輔仁及淡江,均相繼成立崑曲研究社,由崑曲界知名人士擔任指導。學子在課餘習之甚勤,並且配合各種慶典活動舉行崑曲公演。年輕的一代能夠熱衷於研習這種優美的傳統舞台藝術,實在是復興中華文化的一大契機。
中華學術院崑曲研究所的成立,更為崑曲界帶來了蓬勃的生氣。該所成立於民國五十七年九月,五年來除公演過「上壽」、「花蕩」、「遊園」、「御甲封王」、「長生殿─小宴」、「掃秦」、「望鄉」、「別母」、「寫狀」、「斷橋」、「連環記小宴大宴」等戲外,並舉辦過崑曲藝術展覽,對於保存與倡導崑曲藝術,極有貢獻。
|